移至主內容

瓶罐創作 社區生活達人

2011/09/28 09:23
2,83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蔡正芸/嘉義報導】

  房子周遭的矮牆上,點綴著許多迎風旋轉的風車,這些風車的葉片是切割後的保麗龍飲料杯,風車的軸心是小支的針筒管,這裡是明華社區的社區據點。

  嘉義縣大林鎮明華社區的郭堆,從食品公司的領班退休,四年前成為社區志工隊長,並且接下布置社區關懷據點的工作。一日,在外看到使用回收的罐子製成的雨傘架,開啟了他創作的靈感,便一頭栽進了寶特瓶及回收物的創作裡。

  平日不起眼的寶特瓶,在郭堆的巧手與創意下,搭配燈泡及繽紛的貼紙,成了一盞盞華麗的燈籠。除了燈籠這主要的創作大宗,他也利用了保麗龍飲料杯、廢棄針筒、選舉小旗桿等,製作出童玩風信子、風車、竹蜻蜓和糖果禮物盒,陳列在社區據點的「寶貝館」裡。郭堆經常應邀到其他地方教學,向外推廣這項環保的藝術,並且利用自己的老家改建成工作室,甚至有遠從日本及大陸來的民眾前來向他取經。

 

照片

郭堆與工作坊內的展示燈籠。 記者蔡正芸/攝影

  「沒有一個燈籠是一模一樣的。」郭堆自信地說。回收來各種不同的寶特瓶,經過多樣化的裁剪、組合拼裝,有了各自獨特的樣貌。沒有受過美術訓練的他,之所以能持續創作,郭堆說:「毅力很重要」。創作時寶特瓶上細微的剪裁,經常在作品即將完成時斷裂而功虧一簣,他經常因為一個燈籠,獨自創作到深夜三、四點。郭堆指出,很多人常常創作到一半失敗,就放棄了。 

  被問起有沒有最得意的作品,郭堆認為,每個作品都像是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作品都是即興創作,不用畫設計圖,材料到手上後開始拼湊切割,花費時間可以從二、三個小時到數天不等。而花許多心血的作品不一定是最滿意的,有時候靈感來了,順手做出來的東西就很好看。「要一直重新開發才能超越。」郭堆說道。

  郭堆除了是明華社區的志工外,同時也擔任了明和社區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志工,「我社區營造的參與時數是明華最多的。」他得意地說。平時除了創作,他還認養了明華社區多數的花草,也擔任了明華社區的社區解說員。他總是充滿著活力而且一刻不得閒,郭堆說:「當興趣來了,困難自然化解;沒興趣,再簡單的事也是壓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