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老是不一樣

2011/09/06 13:50
8,307次瀏覽 ・ 5次分享 ・ 5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還能做的盡量自己來,使他依然保持靈活.
 
而助人為先的理念,影響他每天所有的生活規劃.

照片

這位九十多歲的芬蘭老先生,喪偶獨居每天從為自己和別人祈禱開始一天,秉持個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為主的生活觀.一起來看他如何服務老人,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更快樂!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奇異果 (未驗證) ・ 2011/10/13 19:34

老牧師帶有外國腔調的中文莫名地給我一種親切感,是親善的氣質由內心散發出來吧!連透過影片都能感受到那堅毅而柔軟。
已屆高齡的老先生仍然很健康,思緒也還清晰。我想是他的服務工作帶來的大大良善回報。
為了要主動去關心他人、鼓勵他人、互相祝福、互相交流,使得他也隨時有樂觀的、正向的心情。加上生活大有目標,每天都安排了行程要做些有意義的、服務他人的事務,使老年生活不會漫無目的而終至埋怨哀嘆。相反地,老先生反而是越服務他人越感到快樂,心理維持很健康的喜樂的狀態。
另外,由於每天的例行工作──唱歌服務,老先生仍然思緒清晰,記憶了每個人的狀態、每首聖歌的旋律、甚至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為了服務別人,能自己來的事情盡量不麻煩他人,也使得老先生至高齡還身體硬朗。
老先生簡單的一通電話、真誠的幾句問候、誠摯地歌聲,不但製造了他人的快樂,也讓自己感到快樂。他人接收到溫暖的問候,也會溫暖地回應老先生,如此又加乘了心中喜樂的程度。一來一往之間,形成喜樂的無限循環,溫暖了老先生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生活。
其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簡單的善意──關心。彼此關心,這也是中國文化──儒家的核心理念(「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不是自己過得好就好了,要推己及人,關心其他人,使其他人也能過好的生活。)。
只要放下心中的成見,拋棄懷疑及防衛,其實人人可以都做到。但信任他人,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吧!可以從小事情慢慢去做到。
老先生坐在搖椅上來回輕輕搖晃的樣子實在很可愛,看著忍不住也跟著微笑,是親切友善的力量吧。
最後,回到節目現場時介紹的那套積木我覺得很有意思。只是利用簡單而具體的”積木拼成房子”的形象,來提醒我們自己要做反省的工作,進而理性地與對方溝通,進而解決僵持不下的問題,才能維持雙方之間和諧的關係,也才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愛,才會實現幸福感。
不論是老先生的唱歌服務或是積木都是在講求人與人之間最單純最基礎的關心和愛。愛能夠保護、照顧、能讓人快樂、能給人幸福感。

H語姍 (未驗證) ・ 2011/11/08 01:55

有時候常在思考,能給自己有怎樣的未來目標?!
看見這群充實過日子的老長輩們,就真的覺得人該活到老學到了...
人在生活中總是需要陪伴需要伴侶,上了年紀雖然不方便,不過心卻不老!!
因此,這讓我更加需要陪伴家人們,因為到老,我們也需要被照顧的!

happiness (未驗證) ・ 2011/11/17 10:55

在白光明先生身上,我看見了兼愛。白老先生不因為年長而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理當接受他人、年幼者的服務與照顧,反而已自身還有的力量發自內心的向他人問安,時時刻刻關心身邊的朋友,這不就是和中國墨家的偉大精神-兼愛一樣嗎?不一定要他人來幫助自己,自己也可以去幫助他人,從為他人服務中也能得到一些回報,即便不是具體、實體,而是精神上的快樂也是一種幸福快樂,我想白老先生能夠如此健康長壽不僅是身體健朗更不外乎於心靈也是歡喜的吧。從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滿足,讓自己覺得自己還是個有用的人,可以為這世界、為身邊重要的人們付出點甚麼,這樣的歡喜心情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現在的我也許還不能深刻的體會這種感覺,不過秉持著「施比受更有福」的精神過生活,讓自己的存在有價值、完成身在這世界的任務會讓身心靈不但幸福且開心的吧。
此外,節目也介紹了一個婚姻積木,這積木的構造簡單,組裝後所涵的意義卻格外深遠,婚姻建立在承諾的基石上,有情緒、親密、衝突、溝通、坦承、包容......等,這些元素不就是人與人相處時最不可或缺的元件嗎?無論是愛侶、家人、朋友,如果我們都能在這些元素中取得平衡,即便爭執衝突依然存在,我深信每個人每天生活都會是幸福的。

49812003 (未驗證) ・ 2012/12/04 21:11

我很敬佩影片中白老先生以服務人群為優先考量的價值觀,雖然他很老但是他卻依然盡他能力所及得去祝福別人,關懷需要幫助的人;雖然不敢說人人都能像他一樣發揮這般偉大的情操,但是如果我們能學習著關心周邊的朋友和他們溝通,傾聽他們的煩惱或需求,在適時彼此互相幫助,祝福彼此應該能提升生活幸福感吧.

111 (未驗證) ・ 2012/12/06 23:58

在和身心障礙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我們設計的環境是老人家也能願意進來住的,雖然一開始我的腦袋裡想像的畫面並不美好,但是看到我們的朋友都很樂觀也很願意服務其他人,即使彼此都是屬與行動不方便的人,不過能透過彼此協助,彼此關懷而構成更好的社區,我想這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