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協力、行動力的初衷
莫拉克颱風災後至今,匆匆已過了兩年,地方重建的腳步有快有慢,有歡喜有不滿,有成就有瓶頸,有愛有悲。在大地創傷尚未完全恢復的環境中,生存的集體意志仍然奮戰不懈。災後兩周年之際,社區營造學會與四個分區團隊因承辦文建會的莫拉克社區組織重建案,於8月3日、4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培力、協力、行動力-莫拉克災後兩周年社區組織重建研討會」,本文就此重建計畫與研討會的籌辦做一概略說明。
文章的最後,附上研討會後彙整的各場次報告人資料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下載參考。(注意!之前若有下載過檔案,請直接刪除且勿對外引用,待學會一一確認過發表人意願後,再重新開放下載)
【社區營造為方法的重建】
首先,要對讀者們概略地說明本案的架構與來龍去脈。文建會在風災後以社區營造為核心價值,於99年2月起推行「社區組織重建計畫」及「專業團隊暨社區陪伴計畫」,藉由社區自主力量的參與及專業團隊的陪伴,共同協助社區重建。
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擔任計畫專案管理中心,下設四個分區營造站,分別為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團隊、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莫拉克社區重建站、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從去年開始,各在地組織分別於受災縣市辦理提案說明會、協助辦理社區組織重建計畫公開甄選及後續的培力工作坊。
去年四月,重建團隊用了六個整天進行社區組織重建計畫甄選,一共有來自台灣七個受災縣市,66個社區組織的書面提案,63個社區組織出席第二階段簡報,最後選出41個社區組織。同年11月,進行社區第二年度的提案甄選,其中有部分社區申請撤案、不繼續補助,也有新加入的社區,最後的結果為38個社區。甄選出的社區組織接受金額不一的補助,執行期間為99年5月到101年6月,提案計畫一年一審。
在「社區組織重建計畫」內,最特別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員」的培訓機制,透過計畫聘僱在地居民擔任營造員,讓社區重建工作能穩定發展,並且培訓在地的社區人才。說的白話一些,是由文建會聘任一名社區舉派出來的專職社區營造員,在專業團隊的培訓、輔導、訪視、陪伴下,促進社區參與,執行社區組織的提案,透過種種方式協助社區重建。社區提案的主題包括「社區組織整備、設立及運作」、「社區文史重建、保存及推廣」、「社區重建刊物」、「社區災後環境美化」、「社區重建影像紀錄」、「社區劇場」、「社區地圖」、「社區產業」等。
在社區的重建之路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現在,三年重建條例結束之後,資源離開了,硬體社區建造完成了,我們希望在那個時候,社區有自主的力量,可以繼續完成長期的重建;社區自主力量的培育,就是重建團隊共同的目標。漫長的重建之路,我們想為社區埋下一顆種籽,適度地灌溉給與養份,有一天發芽成長之後(或者在成長過程中已獲得社區肯定),有機會成為地方社區營造紮實的推手。長期關心且栽培固定的重建人力。
【五個議題】
研討會議程的討論與設計是漫長的。
社區重建的複雜度遠遠超過每一個人的想像,生活重建的每一個面向環環相扣。談小校重建,不能不談安全堪慮地的議題,也不能撇開社區人文、產業脈絡不談;談部落文化傳承,不能不看遷村議題,更不能跟永久屋的空間配置議題切割;談社區產業重建,聯外道路的穩定性是必要條件,如果不看基礎重建工程的進度,那是不切實際。談得太多,又怕發散掉了,沒有任何重心。
可是從文化建設的角度出發,要顧到全面性的社區重建、生活重建,談何容易。九二一的重建環境與經驗,在莫拉克的重建中不復見,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捫心自問,人力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團隊究竟能做些什麼?做為公部門的委託單位,團隊該如何在層層的條件限制下,提供重建社區需要的協助?而社區需要的協助,又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
在這樣的思考下,研討會的主題與議程產生了,儘管在有限的時間裡,為了要讓討論更加集中,報告得主題與邀請上必須要有所取捨。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場成果的展示,取而代之,這場研討會該是一個檢討與反省的機會,透過案例的分享,讓整個重建團隊、重建機制有機會聽見不一樣的聲音。
研討會最終所呈現的五個主題:重建社區的文化傳承、重建社區的產業、如何創造重建對話空間?、營造員的成長與分享、社區重建跨領域的觀察,關於更多研討會的內容,之後將陸續與各位分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