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來關心台北市南港區四分溪的未來-河川、生活、願景、對話
四分溪大家談圓滿成功 參與者全體合照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一年級的同學 楊舒?、劉依雯、呂亞霖、張正享、劉哲男、游旻穎,因為選修實習的課程,所以加入了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因此開始接觸四分溪,這一份《可閱讀資料手冊》是在社區營造學會楊志彬秘書長指導下所編撰,資料內容包含我們訪談在地社群,以及四分溪 沿線居民的結果,經由整理之後撰寫完成此份資料,在此要感謝當初在訪談期間幫助過我們的大哥、大姊,因為有你們的協助,讓我們可以全力衝刺,藉以完成此次會議。
資料來源《可閱讀資料手冊》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一年級的同學 楊舒?、劉依雯、呂亞霖、張正享、劉哲男、游旻穎編撰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游旻穎
談四分溪問題、契機、疑慮與願景、他山之石
緣起與目的
從民國100年開始,四分溪成為台北市第一條封溪護魚的河川,這是社區的光榮也是南港的榮耀,不過,我們不能讓社區發展就停留在這裡,對於社區發展的下一步應該如何前進,有許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包括防洪安全、社區安寧、水岸景觀等等…...各方意見皆有其道理存在,但缺乏共識,因此,希望藉由此次的活動,提供相互討論、交換意見的空間。
我們將會邀請大家從安全、生活與願景來探討「我們想要怎麼樣的四分溪」,藉由舉辦社區論壇的機會,引入審議的精神,促使居民相互討論,形成共同願景,進而激發行動的力量。
我們參考了台灣近幾年來推動審議民主的經驗,在籌備程序、準備會議參考資料、議程的設計…...都盡量做到透明、公開及兼顧不同觀點。
再加上,綜觀國內外案例,推動河川生態復育與環境改造都需要居民共同投入,長久努力。這個過程中需要大家共同學習、共同討論、共同行動,決定什麼才是我們最想要的人與河川之間的關係。這次的論壇,希望做為一個踏腳石,有助於四分溪之夢的實現。
什麼是四分溪
大家好,我是四分溪,我住在台北市南港區,是大坑溪的支流,全長7公里,我流經九如里、中研里、中南里與新富里,流域面積有8.8平方公里,我可以分成上游、中游與下游三個河段,不同的河段有著不同的景觀。下寮橋以上的河段是屬於上游河段,有著自然野溪的景觀,沒有經過人工的整治,是由許多不同大小的石塊推砌而成,也有許多樹木生長在溪流的兩旁。
下寮橋以下到中華科技大學是屬於中游,這裡的河道有兩種不同的景觀,一種是接近自然景觀的河道,另一種是經過人工整治的河道景觀,接近自然景觀的河道兩旁有著與上游一樣的茂密樹木或小草,河裡有著石塊推砌而成的人造魚梯,讓魚兒可以從下游回到上游產卵、繁殖下一代;人工整治的河道則是由許多大小一致的石頭推砌而成,沒有什麼魚蝦生存在溪流中,河道的兩旁也沒有茂密的植物生長著。
中華科技大學以下的河段就是屬於完全人工化的景觀,也是與居民生活最緊密相關的一段,三面光的水泥河堤是下游河段的一大特色,沒有太多的植物也沒有魚蝦生存在這裡,與水泥河堤緊臨的就是公園與停車空間。
大家好,我是四分溪,我住在台北市南港區,是大坑溪的支流,全長7公里,我流經九如里、中研里、中南里與新富里,流域面積有8.8平方公里,我可以分成上游、中游與下游三個河段,不同的河段有著不同的景觀。下寮橋以上的河段是屬於上游河段,有著自然野溪的景觀,沒有經過人工的整治,是由許多不同大小的石塊推砌而成,也有許多樹木生長在溪流的兩旁。
下寮橋以下到中華科技大學是屬於中游,這裡的河道有兩種不同的景觀,一種是接近自然景觀的河道,另一種是經過人工整治的河道景觀,接近自然景觀的河道兩旁有著與上游一樣的茂密樹木或小草,河裡有著石塊推砌而成的人造魚梯,讓魚兒可以從下游回到上游產卵、繁殖下一代;人工整治的河道則是由許多大小一致的石頭推砌而成,沒有什麼魚蝦生存在溪流中,河道的兩旁也沒有茂密的植物生長著。
中華科技大學以下的河段就是屬於完全人工化的景觀,也是與居民生活最緊密相關的一段,三面光的水泥河堤是下游河段的一大特色,沒有太多的植物也沒有魚蝦生存在這裡,與水泥河堤緊臨的就是公園與停車空間。
四分溪有什麼問題?
上游 |
1. 潛在的汙染源與危險:上游的磊駿廢土場、鐵工廠及廢車廠等設置是四分溪潛在的汙染源,這些工廠的廢水未經處理流入四分溪中,水質就會受到破壞。近幾年來,居民發現磊駿廢土場偷偷將廢水排入四分溪中,進而造成魚蝦大量的死亡,往來的砂石車也會對居民的用路安全造成威脅。 |
2. 古老工法與自然景觀的維護:上游擁有許多自然景觀,但是,人為的破壞與干擾讓很多景觀都消失不見。上游河段的河道現在大多都已經人工化,古老工法所堆砌出來的河道僅剩幾處而已,若再繼續不當的開發,值得保留的自然景觀將會消失殆盡。 |
中游 |
1. 生態保育問題:人為的開發、破壞導致溪裡的生態物種不再那麼的豐富,四分溪的上游還擁有豐富的生態,但是,到了中游,物種數目開始下降。為了保護生態,在居民的努力下,四分溪變成台北市第一條封溪護魚的河川,努力進行生態復育的工作。 |
2. 河道基底掏空危機:因為早期的河道整修缺乏防洪的觀念,長期的雨水沖刷造成河道基底的掏空,豪雨、颱風一到容易造成淹水,也會有地基塌陷的危險,目前,大地工程處進行的溝渠整修方式是用石塊推砌成河道,防止地基塌陷。 |
|
3. 缺乏規劃的登山步道與人文景觀:四分溪的中游河段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以及登山步道,但是欠缺完整的規劃,將分散的景觀與登山步道結合,串連成一條景觀、休閒路線。 |
下游 |
1. 岌岌可危的生態:下游的河道是屬於三面光的形式,河堤、河道均是由水泥建造而成,不利魚蝦與植物的生存和生長。 |
2. 外來種入侵嚴重:在下游的河道裡,能看見的魚種就只有吳郭魚,然而吳郭魚是屬於外來種,加上吳郭魚會對原生物種的生存造成危害,使得下游嚴重缺乏當地原有的物種,也缺乏豐富的生態。 |
|
3. 防洪:過去四分溪河道過於蜿蜒、狹窄,每逢豪雨與颱風,容易造成淹水的問題;但是,四分溪整治之後,以及員山子分洪道啟用,是否會造成淹水的危險尚待老天的考驗。另外,直立的堤防設計也使得居民不易接觸溪水。 |
|
4. 安全問題:因為擔心淹水的問題,使得河堤的高度不斷加高,但是,河堤外就是居民散步、休閒的空間,若有小孩子攀爬堤岸,恐會有受傷的危險。 |
|
5. 水質:下游河段的水質因為家庭汙水排放以及上游汙染源問題尚未解決,與上、中游的水質有相當的差異,下游水質跟上、中游的水質相比,顯得比較混濁。 |
四分溪的契機
雖然,四分溪的上、中、下游都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可是,已經有很多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