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年輕!18歲確診巴金森 她勇敢迎戰病魔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標一: 正值青春年華 18歲確診巴金森
NS
佳柔在外手腳顫抖的畫面
OS
影片中手腳顫抖的,是正在就讀大學的佳柔。沒想到,在五年前被診斷為少年型巴金森氏症,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
BITE 少年型巴金森氏症病友 游佳柔
我畢業考是直接交白卷的
因為我(手抖)沒有辦法寫字
那時候發燒
燒到40度
我退燒之後的一個禮拜
手還是一直抖
然後我回去診所看醫生
標二:青春與病痛 適應與重生之路
OS
據2019年全球資料統計,全世界有超過850萬名巴金森病友,原因有下列四種。
而佳柔並非典型病人,對此醫生認為她可能是隱性遺傳。
吃飯走路比別人慢,騎摩托車不能太快,影片中她看起來和旁人沒兩樣,但其實少年型跟老年型的差別在於
BITE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 洪千岱
60歲的巴金森患者
10年之後
走路可能會需要輔助
但是20歲就發病的話
他可能要到4 50歲
才會到這個狀況
而不是也是一樣
10年之後
就變成走路需要輔助
標三: 少年型巴金森氏症 年輕不服輸
NS
佳柔參加團契 唱詩歌
OS
確診的那年,她18歲,也是目前全台灣最年輕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這五年學習與病共處,社團活動成為生活中最大的動力。
BITE 少年型巴金森氏症病友 游佳柔
你看路上這麼多
得巴金森的爺爺奶奶
他們都還是活到了這麽高的歲數
那我這麽年輕就發現
這麽早就治療
應該也可以過得很好
應該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標四: 不畏懼病魔 勇敢朝夢想前進
OS
雖然生命不再平坦,但她依然以自己的節奏繼續走下去,對於未來,她的小小心願是
BITE 少年型巴金森氏症病友 游佳柔
希望我退化不要這麼快
讓我可以
真的做一個平面設計師
記者洪嘉萱 莊詠棋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