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健檢 照護 送養 貓格里拉助浪貓重獲幸福

2025/04/02 21:00
6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張珈瑄、林蔚均/台北市萬華區報導】自2013年台灣聯合動物公園協會創辦人張翊宏開始投入浪貓中途之家,並於2017年成立「貓格里拉」,至今已成功送養三百隻貓咪。「其實棄養就是流浪貓問題最大的因素。」張翊宏神情嚴肅的說。台灣的流浪貓問題日趨嚴重,街頭巷尾時常可見牠們瘦小的身影,牠們在街頭忍受飢餓與疾病,甚至遭受人類的驅趕與傷害。貓格里拉是一間位於萬華區桂林路的貓咪中途之家,由台灣聯合動物公園協會創立,專門收容來自各地收容所的流浪貓。在入住前會替牠們進行健康檢查、疫苗施打、晶片植入及結紮等一系列全面的安頓措施。

      ↑ 台灣聯合動物公園協會創辦人張翊宏受訪時貓咪在旁邊親暱陪伴,畫面相當溫馨。攝影/林蔚均

      台灣聯合動物公園協會創辦人張翊宏從小便對動物懷有深厚的情感,不僅喜愛貓咪,還曾飼養過狗、老鼠與魚類等。小時候因哥哥帶回一隻貓咪飼養,他意識到自己對貓咪有著特別的情感,這份熱愛也促使他長大後積極參與動物救援與照護志工。最終,他於2013年創立「貓腳印中途之家」,並在2017年進一步成立了貓格里拉——一個專門收容流浪貓的中途之家,為這些貓咪提供全面的醫療與安置措施。每隻進入貓格里拉的貓咪都會接受健康檢查、疫苗施打、晶片植入及結紮,確保牠們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恢復與適應。此外,協會的志工也會積極為貓咪尋找合適的領養家庭,並進行家訪評估,確保收養人能夠提供適當的照顧與生活環境。

      貓格里拉—— 流浪貓的安身之處

      2013 年,張翊宏與一群熱愛貓咪的朋友,在台北古亭創立了臉書社團「貓腳印中途之家」,致力於照顧流浪貓並為牠們尋找新主人。隨著社團成員陸續搬離古亭,「貓腳印」最終走向解散,儘管如此張翊宏依然渴望持續幫助流浪貓。「貓腳印」的經歷讓他意識到,若沒有組織性的機構,救援行動將難以長久維持。於是在 2017 年,他召集志同道合的夥伴,正式成立「台灣聯合動物公園協會」,協會重心放在貓格里拉,專注於提升流浪貓的照護與安置,希望透過完善的制度,提供貓咪一個更安全的中途之家。

      目前貓格里拉坐落於萬華區桂林路的一棟兩層樓建築內,主要接收來自收容所以及由民眾發現後轉介的貓咪,以中途之家的方式經營,並對外開放民眾參觀。現階段,貓格里拉共收養了30隻貓咪,自2013張翊宏創立貓腳印中途之家到現在的貓格里拉,累計收養和送養上百隻貓咪。每隻貓在入住前都須經過健康評估,確保沒有嚴重傳染病,隨後接受疫苗施打、結紮手術及晶片植入等基本醫療照護。

      貓格里拉的貓咪除了由張翊宏及協會成員悉心照料外,還聘請了專業的「貓保母」提供細緻且專業的照護。他們的工作不僅限於基本的餵食與供水,還包括環境維護、清潔管理,以及針對貓咪健康狀況提供個別化照顧。張翊宏對照護品質有嚴格要求,規定貓保母每日需為貓咪梳毛、清潔眼屎及肛門,確保衛生並降低疾病風險。此外,從維持貓咪生活環境到陪同就診,皆屬於貓保母的職責範圍。另外,部分腎病貓需要每日進行皮下注射,或有其他需求的貓咪,貓保母也都會依據貓咪的身體狀況,進行更精細的日常護理,以確保每隻貓咪都能獲得適切的關懷與照顧。

      「其實當初建立貓格里拉,最擔心的是這樣要吃多少錢?」張翊宏回憶創辦初期,笑著說。為了確保穩定的糧食來源及財務支撐,剛好張翊宏有認識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及其團隊,因此他決定創辦一間寵物食品公司,專門生產貓咪罐頭與零食。這間公司不僅確保了貓格里拉的糧食供應,也成為協會穩定的資金來源之一,讓貓格里拉能夠長遠發展。

      要長遠發展除了需要財務支撐以外,還需要有穩定的照護人力。貓格里拉對志工沒有硬性規定,張翊宏表示貓格里拉過去的志工大部分是萬華附近的居民,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很多志工在剛開始時,因富有熱情所以來的頻率很高,但隨著時間熱情減少,來的頻率也隨之降低,到最後甚至就直接消失了,因此張翊宏提出他們未來會為志工提供便當,希望他們可以多來貓格里拉幫忙。目前照護貓咪大部分是貓保母、張翊宏及其他工作人員為主,志工較少,因此他們也很歡迎學生、企業團體或民眾前往貓格里拉協助照顧貓咪,可以替貓保母減輕工作量,讓他們可以更專注在貓咪的身心狀況上。

      「領養,不只是帶回一隻貓」

      當一隻流浪貓成功找到歸宿,這不僅是領養人的喜悅,更為動物保護志工的努力成果。領養貓咪不是一場衝動的決定,而應該是一個經過審慎評估的過程,確保每一隻貓咪都能進入適合的家庭,獲得一生的幸福。

      「我們絕對不會讓領養人當天就把貓咪帶走。」創辦人張翊宏強調,因為領養不只是「擁有」,更是「承諾」。最初領養人必須先來貓咪的生活環境,了解貓咪的習性、需求,與牠建立初步的連結。這個過程能幫助領養人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增添一位新成員,也能讓貓咪感受到較低的壓力。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這是工作人員在送養貓咪之前會詢問領養人的關鍵問題。志工們會透過當面訪談及多次家訪的方式確保送養貓咪的福祉。「貓砂貓食、乃至飼料品牌的安排,領養人家中是否有防護窗、是否具備穩定的經濟能力等⋯都是我們會評估的條件。」此外,張翊宏表示領養人的生活狀況也至關重要,例如家人或伴侶是否接受貓咪,避免日後因家庭因素導致貓咪被退養。如果初步條件符合,領養人需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並在第二趟回來時確認所有條件皆達標,甚至可能進行家訪,以確保環境安全無虞。待一切確認完畢後,領養人才正式進入領養程序,並帶貓咪到動物醫院辦理晶片過戶,確保法律責任的轉移。 

      這一連串審核流程,雖較傳統的領養方式繁瑣,卻為貓咪們建立了更周延的保障,也能有效降低棄養與退養的風險。於領養人,這不只是帶回一隻貓,而是迎接一個新的家庭成員,應為牠提供一輩子的愛與責任。

      ↑ 貓格里拉收養流程。製圖/張珈瑄

      走過風雨,貓格里拉為貓咪築起堅實避風港

      貓格里拉的資金來源部分依賴民眾捐款,但剛成立時,如何在短期內說服民眾支持,成為一大難題。「才剛創立,很多人不相信我們是正規團體,甚至有人在網路上攻擊我們。」張翊宏回憶起那段時光,坦言開設之初難以募款,也時常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資金運作上時常需倚靠自己的存款與家人支持。

      除了信任問題,經費更是一大挑戰。房租、水電、貓砂盆、飼料等日常開銷都是沉重負擔。「一開始也擔心資金應付不過來,但還是決定義無反顧的嘗試看看,彼此一路扶持、步步走過來。」  幸運的是,這條路上並非只有風雨。許多貴人伸出援手,例如貓飼料廠商提供的優惠與合作,讓貓格里拉的糧食與資金問題得以解決。而隨著協會的經營漸入佳境,它們也成功招募專門的貓咪照護員「貓保母」,讓人力不再短缺。這些幫助,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如今,貓格里拉已經能夠穩定運作,幫助更多流浪貓找到安全的棲身之所。

      目前,貓格里拉的場地已經收容了 30 隻貓咪,未來場地預計將擴增至可容納 40 隻。團隊的短期目標,是在未來一年內確保與動物醫院的順利合作,包含每月至少一次的義診與結紮活動,確保送養前的貓咪都能獲得完善的健康保障。同時,透過持續推動認養計畫,讓這些貓咪有機會找到適合的主人,真正擺脫街頭流浪的命運。 

      從2024年開始算的4至5年內,貓格里拉也希望能夠去先以租賃方式開闢協會新的第二個照護中心和簡易辦公室。將從雙北以外的縣市起步,透過評估當地浪浪的數量來選址,建立第二照護中心。除利於更多民眾領養和送養,也增進和外縣市的民眾對話,及動保觀念的推廣。

      協會希望讓更多收容的貓咪不只是等待,而是能夠在專業的照護下恢復健康、培養社交能力,提高牠們被認養的機會。協會也將致力於培育長期專業的貓咪志工團隊,讓更多有愛心的人能夠參與流浪貓的救援與照護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力。

      採訪側記

      深受觸動的一次採訪,感受到了協會對於貓咪們照護上的不懈努力與熱情。協會的工作人員們都很親切友善,除了請我們喝飲料吃餅乾,也有拿出貓條跟梳子讓我們與貓咪互動。我們驚訝於貓格里拉裡的每一隻貓咪毛色、狀態都如此漂亮,也相當親人,感覺的出來是真的受到了很好的照護,心裡覺得相當溫暖。始於對貓咪的愛,到成立一個照護中心去幫助更多的貓咪,我們認為這是相當不易且了不起的事情,也期待貓格里拉後續能成為更多貓咪堅實的避風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