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鳥寶寶的季節來了,與荒野保護協會一起讓牠們安心成長
水鳥寶寶的季節來了,一起讓牠們安心成長
3月開始是水鳥寶寶的關鍵季節。依據調查資料發現,每年3月至7月會有多種水鳥在沙灘或礫石灘上育雛,這段期間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在台灣繁殖育雛的水鳥,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守護、不干擾牠們!
\ #我們正在育雛中 /
◍ 東方環頸鴴
常見於海邊灘地、河口潮間帶及臨近濕地,是常見的冬候鳥,部份夏季留在台灣繁殖,留鳥族群於3至7月在河口沙灘及礫石地繁殖,每巢通常為3顆蛋。
◍ 小環頸鴴
偏好淡水性的環境,生活於水田、沼澤、排水後的魚塭及多石的河床。繁殖季時會在沙地上壓個淺凹,每窩產約3至4顆蛋。
◍ 小燕鷗
是臺灣珍貴稀有的2級保育鳥類,出沒於河口、魚塭及濕地環境,同時也是不普遍的夏候鳥及留鳥,每年4至7月在海岸灘地繁殖,每巢2至3顆蛋。
\ #育雛中請注意 /
請暫停所有沙灘活動
水鳥的巢及蛋皆不易發現,人類的活動極有可能在無意間輾壓鳥蛋甚至傷及雛鳥,也造成育雛中的親鳥極大的壓力,因此不論是淨灘、沙灘越野或是其它大型活動都請於這段期間內避開沙灘及礫石地區域!(淨灘活動也請於這段期間改為淨溪、淨山)
請持續關注與支持 荒野水鳥護生
照片

活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