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詩韻與和菓子文化交織 清木屋推動女性文學創作與手作體驗
台語詩韻與和菓子文化交織 清木屋推動女性文學創作與手作體驗
記者/嘉義共好E-News
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台語文學與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即將於3月2日,在朴子市清木屋舉辦「台語詩韻‧和菓芳華」活動,透過詩詞創作與手作體驗,探索文化傳承與女性在文學創作中的角色。
台語詩詞傳承 讓女性書寫自己的故事
近年來,台語文化傳承面臨挑戰,年輕世代使用台語的機會減少,然而,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台語文學講師賴品真老師,透過詩詞創作工作坊,帶領參與者認識台語詩詞的韻律與表達方式,並鼓勵女性用詩詞書寫自己的故事。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台語文學更貼近日常生活,促進世代間的文化交流。
文化與美食的結合:和菓子的細緻工藝
除了詩詞創作,活動也規劃了日式和菓子製作體驗。邀請專業講師盛蓓老師指導學員製作精緻和菓子,透過手作感受食材的細膩變化,進一步理解傳統工藝的細緻與美感。台語詩詞與和菓子手作的結合,不僅是一場文化饗宴,更是一場讓參與者沉浸於創作與手作樂趣的體驗。
清木屋的歷史價值與文化使命
活動地點「清木屋」,過去為醫療重鎮,其女主人黃吳彩雲女士在藥學、教育與政治領域皆有卓越貢獻,成為當時社會女性的典範。透過這場活動,參與者將在這座充滿歷史記憶的空間中,感受文化、文學與美食的交融,進一步思考女性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
文化推廣與社區連結的重要性
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長期關注地方文化發展,透過各類活動促進社區互動與文化認同。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體驗,更是一種社區凝聚力的展現,讓更多人透過詩詞與手作理解文化的價值,也讓文化傳承不僅停留在書本,而是融入生活。
在現代化快速推進的社會裡,如何保留並發展在地語言與文化,是值得持續探討的議題。台語文學與手作工藝的結合,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方式,讓更多人參與文化傳承的行列,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推動此類深具意義的活動。
以上新聞由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公民記者發布於嘉義共好E-News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