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潘美礽老師--親子教育 榮格理論應用】
無論孩子從小是自動自發完成功課的孩子,還是做事拖拖拉拉,天塌下來也沒他的事的樂天派孩子,都需要教導他遵守該遵守的規距和負責的態度,尤其是生活上應有的禮貌,以及對事對人的尊重對物的愛惜,正確的人際互動與負責任的態度,因為「能尊重別人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社會在怎麼變遷,科技在如何進步,這還是不變的定律。
潘美礽老師執教期間密切與家長和孩子互動,
以及自己在教養兒女過程中也經歷無數的挫折與挑戰,深究其因,
最常見的是品格教育及親子溝通出了狀況,
深感家庭教育才是改善問題及幫助造就孩子的根源所在。
往往做父母,總會幫孩子做好每件事,反倒剝奪孩子嘗試與犯錯的機會,
阻礙孩子的學習。多用傾聽與技巧,多用言語表示接納、回饋,
才能積極正向溝通,啟發孩子獨特的潛在特質、引導孩子表現真實的自我。
潘美礽老師對榮格的性格類型的瞭解分析:
內向型的父母會覺得外向行孩子朋友太多,常常往外跑,
要不就是抱著電話聊個不停。是實上,向外型孩子就是精力充沛,
喜歡和人互動,想到什麼,就想說出來與人分享,經常事情尚未決定或想好,
話就出口,馬上被內向型的父母緊張兮兮地當真訓斥,假以時日,
孩子有話再也不敢跟父母說了,更談不上分享。
相對的外向型父母卻經常擔心內向型的孩子沒有朋友,
獨自待在家裡無聊而幫他安排參加活動或學習,
使得內向型的孩子會覺得父母干涉太多,
侵犯他個人隱私,總是「跟前跟後」似乎在監視他。
身為爸爸媽媽您,記得當年讀書的時候,
課本內容的每一個字都要看過才會感到安心還是只挑自認為的重點讀一讀,
其它的內容就跳過不看讀呢?
這就對了!當孩子上完您為他千挑萬選的名師的課回來後,
跟你說他再也不想去的時候,你可別馬上怪您孩子上課不專心或什麼的。
想想看他的學習方式是否和您一樣,或正好相反,
就知道他為何聽不懂了或嫌老師解說得太繁瑣而不想上課的原因了。
這就如:
重視實際與現實問題的實感型父母聽到充滿想像思考跳躍的直覺型孩子只為上大學而考大學時,
會抓狂一樣,因為老師的性格傾向很有可能跟孩子正好相反。
再說孩子為什麼會覺得心聲沒有被聆聽與重視?雖然現代大多是雙薪家庭,
父母忙於工作少有時間與孩子談心,但是有許多專職的媽媽也感嘆孩子覺得父母不瞭解他,
加上父母很少給予孩子稱讚及肯定或沒有用對方法,
父母的關心被孩子誤為要求而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懷與愛,在遭遇到挫折時,
因此失去自信心而不快樂甚至結交一些朋友用偏差的行為來發洩情緒。
在孩子在上國中這階段,是孩子從父母分化獨立出來,建立自我價值重要階段,
更需要父母對他肯定來幫助他建立自信心。國中課業比小學繁重教材內容難度加身許多,
父母不要跟小學成績的比較來評定孩子,多看孩子其他的優點來稱讚、肯定他,
因為對重視能力的思考型孩子,天性潛在就具有競爭性格,當他覺得不如人的時候,
表面上表現得不在乎,實際內心非常的難過,如果父母再加以指責,更讓他感到一無是處,
甚至自我放逐,結交一些能接納他認同他的朋友,
以逞強好鬥的方式來表現自己還有比別人強的一面。
相對的情感敏銳感受力強的孩子,因自己不能讓父母開心而內心自責愧疚不已時,
又得不到父母給予溫暖的擁抱與關懷,孩子感到心聲沒有被聆聽與重視,
每天鬱鬱寡歡失去對自我的認同而逐漸退縮感到孤單,甚至覺得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
潘美礽老師每次在上課,問學員:「規則是作什麼用的?」
一定聽到兩種聲音:「規則是遵守用的!」和「規則是參考用的!」
然後有大笑一群人及滿帶疑惑表情的另一群人。
沒錯,榮格的性格類型中的果斷型與隨性型
即說明了對外在世界的生活處世態度的二元對立傾向,
大人即便如此,何況孩子?再加上如果父母誤把「開放」教育當成「放任」教育。
什麼是開放教育?
「開放」教育放教育(Open
education)
是指因學生個別差異妥慎設計學習環境
激發學生不斷主動探索學習使兒童獲得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與措施。
開放教育的特性?
(1)態度_開放教育的老師允許孩子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
並且鼓勵孩子熱衷自己的學習興趣。
(2)自由_開放並非放任,它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限度。
(3)以學生為本位_開放學習以學生為本位,成人是輔導者、協助者、引導者。
(參考來源: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名詞開放教育 / 摘自教育資料與研究,第7期)
無怪乎當今的企業界大嘆生活教育成了企業職場的教育工作了!
無論孩子從小是自動自發完成功課的孩子,還是做事拖拖拉拉,
天塌下來也沒他的事的樂天派孩子,都需要教導他遵守該遵守的規距和負責的態度,
尤其是生活上應有的禮貌,以及對事對人的尊重對物的愛惜,
正確的人際互動與負責任的態度,因為「能尊重別人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社會在怎麼變遷,科技在如何進步,這還是不變的定律。
《jady、ㄚ英專訪潘美礽老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