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造】實習生小心得─彭立沛教授「都市區域中的鄉村規劃」
臺大社會系與世新行管系學生在學會的實習中,分為行政協助與平等里農村調查及四分溪公民審議論壇小組。為了讓平等里實習調查小組有更深層的城市與農業想像,邀請了彭立沛老師來到學會做一場都市區域中的鄉村規劃工作坊。以下為台大實習生社會系學生從旁側寫的文章與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
(文/社造學會實習生-台大社會系阮靖權)
這次到「社區營造學會」參加彭立沛的演講,主題是—「都市區域中的鄉村規劃」。本人並非都市規劃或社區營造的專業,但是對這個領域也很有興趣,此次參與主要是為了對社區營造有些基本的認識,並且希望能認識關心社區營造的朋友,期待未來能對社區營造有一些貢獻。
這次彭老師的演講共分三個主題,分別是「城市區域」、「鄉村營造」、「社會網絡」,彭老師的觀點和一般的空間規劃不同,為我帶來不一樣的反思。
在「城市區域」的部分,彭老師提到近來北部區域八縣市的整合規劃,他說,這樣的區域整合,是為了全球的競爭力,站在經濟的角度看都市規劃,然而,我們必須要問,為此我們犧牲了什麼?
就如與會的朋友黃仁志,以他經營社區(註:仁志負責土城彈藥庫合作社籌備)的經驗提到,我們政府為了跟上世界的腳步,有時規劃區域整合、有時規劃高科技產業鏈,到現在我們發現農業的價值。這時,活在區域規劃不斷變動下的農民回頭說:「是啊!我們一直知道我們的農業很重要。」也就是說,政府的區域規劃往往是從外來者、經濟發展、世界潮流的角度來看,但是我們對於社區內的「生活」是什麼?生活在其中的人真正要的是什麼?卻缺少了解。
另外,彭老師也提到,我們雖然講都市規劃,但都市有辦法獨立生存嗎?都市需要鄉村提供農業資源,而鄉村則需要城市的政治、文化資源,鄉村和城市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尤其台灣的城市和鄉村距離都不遠,因此城市發展應該和鄉村營造一起來看。
而鄉村不同於城市的地方在於,鄉村具有特殊的社會網絡和文化遺產,是其發展的特性,鄉村依賴這些文化遺產,但是太依賴也會造成問題,例如地方仍受地方派系、頭人的把持,而社區營造期待帶來的地方經費補助、自主性、民主素養則因此受限,這樣的依賴問題是需要解決的。
最後,彭老師從不同於都市規劃者的角度切入,提出「社會網絡」的觀點,也就是社區營造,必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注地方的社會網絡,例如在鄉村,村民們聚集、聊天會依賴於當地的某間廟宇,很多公共意見的討論也在此進行。而且社會網絡的觀點也能套用到社區營造的不同組織之間,彭老師說,社區營造不該單打獨鬥,應該串連起來,才能聚集更大的力量。
參加完這次的演講讓我明白,從都市規劃的角度來看,我們是要想辦法整合區域資源,去跟外國大都市,如首爾、上海、東京競爭,因此與全球化腳步、全國整合有關。然而社區中個人的生活、人際間社會網絡,可能才是社會營造更重要的面向。我認為我們可以參考外國經驗,看國外是如何在既有的社會網絡之下,利用本身的文化遺產,發展社區自己的特色,我們可以就日本的農村經驗來參考:
延伸閱讀:
日本農村建設成功的經驗(農委會)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588&print=1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