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島縣民的真實訴求─
【介紹】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成立於2010年11月。福島核電廠於今年3月26日邁向第40年。委員會將今年取名為「廢爐行動年」,呼籲各界能以永續社會的角度,認真思考廢爐後的地方發展方向。
我們原本預計在3月26、27日,於福島縣內舉辦名為「福島核電40年與我們的未來」之活動,但可惜受震災影響使活動被迫延期。目前我們正與避難至各地及仍然留在縣內的夥伴們,共同參與救援行動。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3/25緊急聲明
編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1971年3月,東京電力為了送電到首都圈,開始了福島核電廠的營運。40年來,我們活在大型核災的恐懼裡,並與不斷被排放至外界的輻射能及無法處理的核廢料共存。
至今為止,一直有許多福島縣民及其他市民向世人警告核電廠的危險性。我們要求電力公司必須做好萬全的安全對策,公開資訊,並召開縣民說明會,同時也反對繼續使用超過設計年限的老舊核電廠,以及極度危險的MOX燃料裝填計畫。
3月11日,一個我們曾經擔憂的核能重大事故,竟眼睜睜地發生在我們面前。
核災發生至今已兩個禮拜。我們仍在混亂與恐懼,一步步地失去鄉土的悲傷及憤怒中找尋著一條生存之道。在此危機時刻,我們必須鄭重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東京電力鄭重呼籲,即刻執行下列要求:
1.立刻疏散所有的小孩與孕婦
胎兒及成長期的孩子們最容易受到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為了保護下一代的生命安全,政府必須即刻做出30公里圈及其他遭到高放射能污染區域的完全疏散計畫。
2.為了避免更多的輻射曝曬,立刻擴大疏散範圍
現在政府把避難範圍限定在20公里圈內。但離50公里遠的福島市卻早已測出超過正常值400倍的放射線量。輻射污染正在持續擴散,但政府卻遲遲不發布疏散指示,造成許多縣民無法離開校園或職場,被迫活在輻射曝曬的危險中。
中央及地方政府必須針對實際的輻射汙染狀況,氣候條件,以及可能擴大的污染風險,規劃出徹底的疏散範圍指示。
3.支援無法逃難的居民生活,告訴他們正確的防範輻射資訊及提供物資
福島縣內有許多人無法得到充分資訊,或因高齡、身體狀況不佳、無法放下家人、無法離開職場,或者是不願離開長年耕耘的家鄉等種種原因,至今仍留在家中。目前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為了不引發恐慌的「假安全資訊」。而是所有正確且詳細的資訊。我們要求政府必須明確區分體外與體內輻射曝曬的不同,並提供關於體內曝曬危險性的正確資訊,因為我們發覺目前的資訊嚴重忽略輻射可能帶來的遲發性疾病,並把體外及體內的輻射曝曬混為一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為自己所處的狀況做出合適判斷。
此外我們也要求政府須公布福島核電廠的即時狀態,確實告知縣民何時有可能會排放大量輻射,並預估核電廠再度爆炸的可能性,根據氣象預測做出放射性物質的擴散範圍模擬。
目前有許多無法逃離至遠方的居民們,無法接獲正確的資訊及生活物資,被孤立在各個角落。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中央及地方政府、東電必須負起責任,確實地提供他們所需的物資及資訊。
4.廢除福島核電廠的十座機組
為了確保下一世代的生命健康,及確保國土安全的原則下,我們請求中央及東電傾注全力將本次的核災儘速終結。
我們無法再繼續跟會製造出如此悲劇的核電廠共存下去。中央及東電必須以不再讓輻射污染繼續擴大的方式廢除福島核電的十座機組,並負起責任長期管理直到安全為止。
5.中止國內所有的核電廠及核能設施運作,徹底檢討國家核能政策
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的大地震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但我們可以確定,地震發生的那天一定會到來。3月11日,我們體驗到的不只是恐懼,還有「一切已來不及」的悔恨。我們不能再讓其他地區的人遭受同樣痛苦。中央及電力公司、各地方政府,必須根據最新的科學知識及防災原則,儘快中止目前運轉中的核電廠,並研擬最高標準的核電震災防範措施。
我們期盼,一路以來推行核能政策,核廢料再生循環政策的政府、東京電力及相關業者,能為此殘酷的重大核災做出深刻反省,向國民謝罪,並為今後的核能政策轉向做更多努力。
遭逢前所未有的地震、海嘯及核災,我們感謝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的朋友為我們伸出溫暖的援手。也為正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福島核災的作業員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我們不能讓福島核災的受害者平白犧牲,我們期待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以任何方式發起任何行動。
請各位持續關注發生在我的故鄉福島裡的災難。輻射並無國界,我們必須優先考量下一世代的生命與健康,我們必須站出來,要求政府公開正確資訊並採取適當措施。
我們必須正視眼前正在進行中的悲劇,否則我們的未來將不再有希望。
我們呼籲世界上所有人,不要逃避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我們必須集結人類的勇氣與智慧,將災害減至最小,並使同樣的錯誤不再發生。
2011年3月25日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
http://hairoaction.com/
info@hairoaction.com
事務局 080-1807-6999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