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淡水重建街歷史人文徒步區

2011/03/04 16:50
6,915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編按/淡水,一處充滿古蹟、歷史、人文的所在;重建街,舊名九崁街,位居崎仔頂的崙頂,是淡水小鎮山城河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街道。建築/古蹟,是你我共同記憶的依附處,若不能保留實際載體的存在,虛擬的記憶,又將依何而存?

(文/許慧明-淡水文化基金會)

由重建街居民和在地文化團體合作推動的「淡水重建街文化保存運動」,從2001年持續推展至今,已進入第12個年頭,特別是在五都選舉之後,新北市時代來臨,「淡水重建街文化保存運動」與淡水城市風貌的發展,息息相關,值得密切觀察和重視!

照片

 

 2011年2月2日開始的農曆過年春節假期間,淡水沿著捷運站進入老街中正路和整個金色水岸的市街空間,幾乎擠滿了到淡水觀光遊覽的人潮。無庸特別進行交通管制,整條中正路老街實際上就是行人徒步區,不只是兩邊的人行道,連中間的車道也是滿滿的人流。淡水老街區的「無車化」,成為讓人們可以輕鬆徜徉,自在散步的人文徒步區,正符合淡水朝文化觀光發展的城市定位。也因此,緊鄰中正路老街(下街),成街歷史比中正路更早的重建街(頂街),如何由新北市政府適時檢討修正都市計畫6號道路,合宜地將重建街規劃為「歷史人文徒步區」,實屬當務之急!

可惜!改制前的臺北縣政府堅持執行四十年前所擬訂以供車行為主的6號道路都市計畫,於2010年12月7日強制拆除部分重建街街屋,準備在拓寬後的道路用地上施作柏油車道,這種違反淡水文化觀光發展定位的車道工程,讓早已習慣在重建街悠閒散步生活的居民,頓生安全危機和恐懼感,也讓努力爭取保存重建街歷史文化風貌的在地文化團體更為奮起團結,他們在12月9日組成「淡水重建街歷史文化街區促進會」,公推在地攝影家程許忠擔任召集人,12月19日即發起「為重建街繫滿黃絲帶」萬人連署活動,希望改制後的新北市政府能傾聽人民的聲音,「將重建街規劃成為具有歷史文化風貌,既安全又舒適的行人徒步區」。

照片

2010年5月30日群眾站滿重建街  用行動美學寫下守護文化資產新頁

2010年12月25日臺北縣正式改制升格為新北市,新北市長朱立倫上任不久就已多次親赴淡水視察各項公共建設。2011年1月5日朱市長首次視察淡水漁人碼頭;1月19日朱市長第二次到淡水訪視北新有機休閒農場;1月22日朱市長第三次到淡水視察捷運站後方水岸工程; 1月30日朱市長第四次到淡水視察紅毛城古蹟博物館;2月9日朱市長又第五次到淡水,是前往義山里大牛稠拜訪在當地推動老人共膳的淡水老人頤養協會;2月19日朱市長則是第六次到淡水,為新落成啟用的「淡水藝術工坊」主持揭幕剪綵儀式。2月19日重建街居民和「淡水重建街歷史文化街區促進會」等在地文化團體,原期盼能邀請朱市長順道前往重建街,實地瞭解6號都市計畫道路工程,聆聽居民心聲,惜因朱市長當天另有要公,未能成行。

不過,淡水重建街6號道路拓寬工程所涉及的老街古蹟保存和都市計畫再檢討問題,已獲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和城鄉發展局的高度重視。文化局多次明確宣示,因重建街6號道路前段路口正是市定古蹟「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之所在,該計畫路段及周邊區域確定將規劃為徒步區予以保存。而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長張璠博士則在2月19日親自走訪重建街,聽取重建街居民以及「淡水重建街歷史文化街區促進會」、「淡水街道文化促進會」和「淡水文化基金會」等在地文化團體陳述意見,張局長當日不畏風雨,從福佑宮拾級而上重建街,參觀市定古蹟重建街14號、16號街屋,再繞到祖師廟瞭解6號道路計畫路線影響所及的週邊淡水山城意象、古厝巷弄和歷史石階步道,對於6號道路拓寬工程之都市計畫有無實施必要性,承諾將儘速加以檢討,似乎又為「淡水重建街文化保存運動」及將重建街整體規劃為「歷史人文徒步區」的美麗夢想,帶來一線曙光!

 

相關文章

1.42年前的錯誤都市計畫為何不檢討變更?淡水重建街(六號道路)都市計畫早已不合時宜

2.我們想為淡水留下什麼樣的重建街?

3.5月30日群眾站滿重建街  用行動美學寫下守護文化資產新頁

4.人民的聲音,政府到底聽見了否? 重建街週邊區域應檢討規劃為歷史文化街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