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殺鳥 看不見的殺機
【記者 魏偲旂、王建智 / 台北報導】
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高樓大廈和玻璃幕牆的普及,使得「窗殺鳥」現象日益嚴重。台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但每年卻有數以萬計的鳥類因撞擊玻璃窗而喪生,這對生態系統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臺灣猛禽研究會救傷站主任王齡敏獸醫師說他們在做保育、在做生態研究,常常會有一句口號就是:「讓常見的鳥常見。」
王齡敏主任正在演講關於窗殺鳥的議題 ( 攝影 / 王建智 )
猛禽救傷站在台灣猛禽會三十年的歷史中只佔了七年,在2017年剛開始做猛禽救傷時,王齡敏醫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好多鳳頭蒼鷹因為撞玻璃被送進救傷站,有高比例的個體是因為撞擊玻璃而受傷。這遠超出醫師的預期,顯示「窗殺」並非偶發事件,而是對鳥類造成嚴重威脅的普遍問題。
翠翼鳩高速撞上玻璃而死 ( 圖 / 台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
王齡敏醫師說玻璃的光滑面會產生鏡像反射,就是導致窗殺的主因。這對鳥類來說像是一個延伸的空間,導致鳥類誤認是可以飛過去,飛行不減速的狀態,鳥類的飛行速度是時速三十到五十公里,可以想像是騎機車的狀態,鳥類以肉身直接撞到牆上是會導致癱瘓或是死亡。防止窗殺的方法其實不難,美國的研究顯示,他們發現只要在玻璃上去做一些簡單的記號,必須做在玻璃外圍而不是內側,做一些佈置讓鳥類覺得這裡並不是可以通過的地方,像是在玻璃上貼排列規律的圓點貼紙,間隔需要小於一張信用卡的範圍,就能讓鳥類清楚辨識出玻璃的存在,避免誤闖,這種方法的防治效果可以達到九成以上。
玻璃上貼排列規律的窗殺防治貼紙 ( 圖 / 台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
在發現窗殺問題的嚴重性之後,王醫師發現,國內對於窗殺的研究相對匱乏,鮮少有中文相關論文可供參考,這顯示要全面調查並改善窗殺,需要投入長期的觀察與研究。王醫師團隊決定善用台灣民眾熱衷於社群媒體的特性,成立了「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鼓勵大家分享目擊到的窗殺事件,而校園是鳥類撞玻璃的熱區,學生及老師也都蠻願意去做回報。除了鼓勵民眾參與回報外,王齡敏醫師也希望能夠影響更多的大學、公司行號,共同投入窗殺防治工作。以臺灣大學為例,校園內就有許多學生對窗殺議題感興趣,並進行相關的觀察記錄。若能有更多像臺灣大學這樣的指標性學校或企業,願意投入資源,對校園或園區內的玻璃進行全面改善,將會產生示範效應,帶動整個社會對窗殺議題的重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