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畏高溫苦守柴窯 蘇冠華以陶土、木火、灰燼展現陶瓷之美

2024/11/25 17:24
2,04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鄭松維∕新北報導)柴燒陶瓷是最古老的黏土燒製方法之一,因其獨特且有機的外觀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柴窯中的木柴火焰、灰燼和低氧氛圍營造了其他方式無法實現的色彩和紋理。當製作柴燒陶器時,就像加工典型的陶器一樣,先將黏土放在轆轤上拉成瓶罐的雛形,然後進行修飾,憑著初步構想,有時還會添加紋理或鏤空處理,接著移往陰涼處風乾。陶藝家蘇冠華盤算為岳父大人準備一份驚喜的禮物,花費很長的時間,窩在工作室裡拉坯、塑型一批公仔、陶罐、茶壺、器皿等,並運送到新店山區的窯爐柴燒數天,近日成品總算如願完好出爐,讓人讚嘆不已。

照片

陶藝家蘇冠華(左一)與同好在柴燒窯爐前合影。(圖片提供∕蘇冠華)

蘇冠華表示,起初在陶胚完全乾燥後,先將放進電窯中進行素燒,大約以攝氏950度燒成,這會使濕軟不好持拿的黏土,變成乾燥且定型堅固的陶胎,接下來,再把這些素燒後的成品放置在由磚塊砌成的大型柴火窯爐中,陸陸續續在爐口投入木頭,任其燃燒至約攝氏1300度,木料燃燒時會產生瀰漫的灰燼,這些木灰漂浮在窯爐的空間中,起起落落覆著在陶器的表面上,它會融化並創造出圖騰和釉色。

照片

柴燒陶藝-貓頭鷹香爐(圖片提供∕蘇冠華)

以木材來燒製陶瓷,是國際間行之多年的傳統的工藝,熟悉此道的陶藝家都會採取這門工序來創造意想不到的精美產品,愛好陶藝的收藏人士也樂於看到火、黏土和灰燼相互作用的奇特結合,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建立一套多樣性且與眾不同的收藏系統。柴燒的過程是漫長辛苦的作業,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來完成,通常3〜4天以上不眠不休的顧窯工作,因此成本比電窯燒製貴一些,但得到的是絕無僅有的東西。

蘇冠華指出,柴燒製陶美學的變異性,反映出創作者內心的堅毅能力,以及對藝術的渴望,陶瓷本身予人興奮和感動的性質,在於它形成之變化和時間的關係。它並不需要理解任何關於燒柴的知識,甚至根本不必通曉釉藥成分,自然而然,在那熊熊烈焰中,高溫窯中燒製的陶器已歷經了入木三分的變化過程。與釉面完美的批量瓷器截然不同,柴燒沒有主觀傾向或決定型體的條件,卻蘊藏著天然的質樸之美。

照片

柴燒陶藝-仕女人偶(圖片提供∕蘇冠華)

柴燒陶瓷外表多面向的流動性,並不是它的最終性,而是木材燃燒化成灰燼的美學根源。所有的外貌帶有方向性,紛飛的灰燼和烈火氣焰的交融,為它提供了翱翔的運動感,並獨具變化多端的面孔,煙霧和吻痕烙下的顏色和肌理,在不確定的因素下,縱然是鐵灰、黯淡渾然、斑斑駁駁色澤的陶器上也都有清晰可考的印記:火灰變化的佐證。

照片

柴燒陶藝完成品(圖片提供∕蘇冠華)

蘇冠華強調,經幾天讓柴窯溫度冷卻後,等待的心情一直是忐忑不安的,當開窯取出完整無缺的作品時,才慢慢卸下心頭的大石,霎那間如釋重負,柴燒的歷程猶如在洗三溫暖,五味雜陳。陶瓷經柴火燒製,灰燼顆粒與表面黏合在一起,創造出堅硬、耐水、耐高溫的完成品,出現閃爍、流釉的特殊視覺效果,是許多陶藝家夢寐以求的指標,大家都不斷地研發特殊材料和燒製方法,以達成柴燒陶瓷的最佳成績。。

新北市新店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