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天的導覽是由竹松社大主秘~沈華葦為大家解說,故事是從庄頭廟~振湖福德宮開始的,早期的庄頭廟除了是主要的信仰中心外,更是村民聚會、排解紛爭的重要場所,是說故事與聽故事的好所在…
只是,今天說的故事有些沉重,一行人在主秘的帶領下,先是在土地公廟講述「樹下里」聚落由來的故事,以及因土地重金屬污染的問題,使得多顆百年老樹死亡。還有農試所進駐做土地復育的工作,實施稀化土地重金屬的計畫,他因此得知「樹下里」農地重金屬汙染,生產出「鎘米」事件,因政府部門有經費注入欲重整,他便跟著加入並開拍紀錄片,與樹下社區結下不解之緣~~(=´ω`=)
離開土地公廟沿著圳溝朝香山故事館前進的路上,主秘也邀請大家深呼吸,並觀察溝內的水質,及壁上鑿的孔洞正在排放的廢水情景,隆隆的機器聲伴著「重」口味的廢水涓涓流淌,孔洞週邊被重金屬染色的景況令人觸目驚心,聽說假日的圳溝內容物更“精彩”…
行往香山故事館途中,主秘也為大家介紹牆邊以無患子種子製作的圖畫,及鐵皮藝術的由來及寓意,其中提到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申請經費,至樹下社區種植1500顆無患子樹,用意為吸收土壤中重金屬達到稀化土地,並且將其種子作為皂劑或其他非食用用途,幫社區找到另一種發展可能…
另外還有前里長伯~曾傳居,不但遊說農民復耕,還捐贈出自己的土地,作為共耕用途並建造鐵皮屋,成為居民們公共活動空間。二樓則由竹松社大設計、籌劃成為故事館,做為展示農地之前的歷史事件,以及舉辦活動、教學的空間…(。✪‿✪。)
一群人來到二樓,由主秘以他製作的紀錄片《農地重金屬樂章》,來為大家做簡報及重大事件說明。環視二樓空間擺放著許多早期的農作物什及傢具,還有多幅放大的重金屬污染事件資料相片及報導,一幀幀圖像都在訴說著「樹下」土地的悲歌…
最後現場還來了一位,當年也參與過農地污染事件的耆老~宋景濱先生補充說明並回覆大家的提問,他說政府當年無預警的將一塊廢耕的告示牌,往「樹下里」的土地上一插,喝令禁止種植食用作物,違者重罰的“重”磅消息,讓居民們震驚又錯愕…
大夥兒看著面前斑駁的告示牌本尊,內心似乎也與當時居民們震撼、無奈的心情共感~~(´・_・`)
沈華葦表示五年下來,竹松社大在「樹下里」污染議題的推動並不順利,在地人覺得心裡無奈、無力、不積極參與,用教學、學習的方式想改變居民觀點速度很慢,後來只好轉從教育孩子開始,「改變孩子比改變大人容易」沈華葦說…
今天參訪專題~「鎘米」是一個沉重、無解的議題,但在場外,我看到的卻是人與人之間滿滿的善意與包容力…
從一早行程整個因颱風大亂,導致約定的時間嚴重被拖延,今日為我們擔任解說的竹松社大主秘沈華葦和思妤,耐心的等待及溫和的理解大家的難處,解說時更是盡心盡力,向我們展示了五年多來和樹下社區一起並肩合作,共同推動的農地污染議題的相關資料,及歷史事件的重述與解說,讓人感受到他對人與土地懷抱著的善意及包容以及對復育農地的使命感,雖然事件目前猶未獲得完滿的改善,也沒有明確的方向,但光是這份愛民、愛土地的心意,令人感受到世界還是美好、值得盼望的…(..◕‿◕..) [♥]
我一度覺得自己這“肉腳”公民記者的力量好像沒有那麼強大,面對這些沉重的議題無奈又無力,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渺小,藉著報導把這樣的訊息傳遞出去讓大眾知曉,或許現階段問題沒有辦法獲得解決,不過至少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和了解,也是一種對社會的貢獻…
問題不一定要被解決才能成為好故事,也可以是被更多人聆聽、瞭解,讓在地的故事能被認識與留存下來…知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曾經如何為這片土地努力,年輕一代的又可以如何接續創造與復育…
「鎘」命仍未成功,同志們仍須努力!(๑•̀ω•́)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