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台北地區農產品供應鏈,中央與台北市政府斥資超過百億元進行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改建工程,預計於202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並將現有的拍賣場和零批場業務遷回新建市場營運。然而,雖然這項工程號稱亞洲最先進的批發市場,但新建案並未規劃冷氣空調系統,引發業者與消費者對未來營業環境的憂慮。
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是台灣蔬果供應鏈的核心,肩負著全國15%蔬果產量的流通,滿足大台北地區的每日需求。而每日到貨的蔬果有70%經由零批場銷售。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今夏零批場內溫度甚至達38.5度,高溫環境不僅影響產品新鮮度,還使業者和消費者感到不適。許多業者反映,高溫導致蔬果不易保存,產品賣相和品質下降,進而影響銷量。再者,長時間暴露於悶熱環境中,對業者健康造成威脅,包括中暑風險和視力損害。無冷氣的環境同樣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導致農產品銷售潛力受限。
此外,農委會長期強調「冷鏈運輸與銷售」,然而,最終消費端卻仍然在高溫中進行交易,顯示冷鏈計畫的落實並不完整。業界與民眾擔心,若新建市場無法提供現代化的友善環境,將影響市場長遠發展。類似的案例可參考2003年台北圓環的改建案,該案因忽略業者需求,最終導致營運不到三年便宣告停業,成為公共建設規劃失當的警示。
此次百億改建的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承載著振興產業的厚望,政府需積極傾聽業者與消費者聲音,透過加裝空調、優化通風等設施,提供舒適、符合時代需求的購物環境,避免「貨出不去、人進不來」的窘境。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