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清大通識「跨界與探索」 教學生作夢

2007/10/30 14:54
4,06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大學生應該要專業內行、專業外不外行。」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王俊秀說,為了「拯救」不愛做夢的清大學生,他和清大歷史系教授黃一農開設「跨界與探索」通識課,希望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夢。

【記者李冠瑩報導】「大學生應該要專業內行、專業外不外行。」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王俊秀說,為了「拯救」不愛做夢的清大學生,他和清大歷史系教授黃一農開設「跨界與探索」通識課,希望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夢。

王俊秀說,「跨界」是希望學生跨出自己專業的領域,「探索」則是期許學生向外追求更多更廣的知識,兩者結合形成「自我博物館化」,如此學生須主動了解其他學問,擴張自己的「館藏」。

在「一定要懂得作夢」的前提下,課堂上王俊秀邀請各領域具有特殊表現的清大校友,跟學生分享自己追求夢想並實現的過程,讓學生了解追求夢想並不難。期中考前,學生須完成一個自己可以做到的「小夢」,作為期中報告,如參觀校園附近的博物館、騎自行車旅行。

此外,王俊秀限定四到五名不同系級的學生組成「夢家庭」,學期末提出由小組一起完成的「大夢」,作為期末成績。必要時,王俊秀還會幫忙爭取校內或校外經費,協助同學圓夢。

王俊秀說,他希望學生不只是做「私利」的夢,還要做「公益」的夢。因此他要求期末「大夢」必須和公共事務有關,鼓勵學生對社會付出關懷,善盡社會責任。

本學期有學生計畫復興清大停辦已久的「草地鐘聲音樂會」,讓學生在跨年時再度聽到悠揚的鐘聲,同時企圖結合各種活動,例如在校園內掛滿風鈴,寫上祝福的字句,未來也希望開放學生申請特別的鐘聲,以慶賀特別的日子,或向同學表白,讓鐘聲和校園生活融合在一起。

另外,也有學生為了傳承清大人的精神,達到環保目的,建立屬於清華人的社會網絡,計畫每年四、五月舉辦跳蚤節,回收大四學生不用的東西,同時請學長姊簽上自己的姓名、資料,於九月分送需要的新生,讓新生和物品的主人聯絡。

王俊秀認為,大學生都應該具備「敢性和野性」,如果不敢玩、不能玩,將來一定會不受歡迎。另外,他也覺得,清大人對校園冷漠,導致校園文化日漸消失,因此他和黃一農決定以「教做夢」的方式,培養「能做夢」的學生,希望學生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這堂開在星期五下午三點二十分到五點十分的通識課,吸引到一百卅多位學生上課,但開學至今幾乎沒人翹課,甚至有學生自願留下討論夢想,直到六點多才離開學校。不少學生表示,這堂課讓自己深受感動。

王俊秀說,不要害怕挫折,勇敢追求夢想,才能當個有專業、有內涵的「生活家」,畢竟「有夢最美、圓夢更美,但夢醒之後還能覺得很淒美,這才是最重要的!」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