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 ,既熱鬧又充滿新春氣息的年貨大街,大家都為了過年而開始在做準備。『迪化街』初建於1850年代,清末時代的大稻埕市集、日治時代鼎盛的『永樂町通』、於國民時代改名為現代的 『迪化街』。各式各樣的南北雜貨應有盡有,一整路上試吃及試喝的吆喝聲,這裡就是赫赫有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
春節前後 ,既熱鬧又充滿新春氣息的年貨大街,
大家都為了過年而開始在做準備。
各式各樣的南北雜貨應有盡有,一整路試吃及試喝的吆喝聲,
這裡就是赫赫有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
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側貼上墨香濃郁的春聯,
令人有一股萬象更新、春回大地之感。
除了在門上貼春聯外,也可在室內外貼方形的「春」、「福」等紅紙,
有人還會將「春」、「福」等字倒貼,因倒諧音「到」,
此表「春到了」或「福到了」之意。
熱情叫賣的工讀生
熱情叫賣的工讀生
麥克風、大聲公是商家不可或缺的工具,
面具加上大字的紙板叫賣,呈現另類的年貨大街銷售特色。
店家熱情招呼客人,促銷價格果然奏效,人氣強強滾。
_過年_
從農曆12月中開始,家家戶戶便準備過年。
過年有許多傳說,
但是其主要任務是除舊佈新,
因此在送灶神回天上後,就得準備大掃除,
將屋內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以除去舊年的晦氣,迎接新年。
接著是辦年貨,採買過年時所需要的各種民生用品,
並且還要在居家內外貼春聯、門簽及年畫、佈置廳堂,
以增加新春的喜氣。
年節中少不了要吃些年食,
如臘味、年糕等,在傳統社會中,年食多為自製,
因此大約在春節前的三個禮拜,家庭主婦便開始醃製臘味、蒸年糕,
雖然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已少有人自製年食,
然而每個家庭總會買些回來應應景。
_過年習俗_
尾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 ):喝春酒。
除夕(農曆的最後一天):年夜飯。
開正(農曆過年的 正月初一 ):寫春聯。
迎財神(農曆過年 正月初四 ):包紅包。
「兔」年好運擋不住、「兔」年財源滾滾來、前「兔」似錦 、
動如脫「兔」、 「兔」氣揚眉 ,兔年全家樂悠悠!
_除夕習俗_
除夕習俗一:拜天公
除夕當天一早,備好鮮花素果祭拜玉皇大帝,祈禱來年順利平安。
除夕習俗二:辭歲
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祭祀祖先和神明,
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
除夕習俗三:貼春聯
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側貼上墨香濃郁的春聯,
令人有一股萬象更新、春回大地之感。
除了在門上貼春聯外,也可在室內外貼方形的「春」、「福」等紅紙,
有人還會將「春」、「福」等字倒貼,因倒諧音「到」,
此舉表「春到了」或「福到了」之意。
除夕習俗四:圍爐
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
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
除夕習俗五:壓歲錢
除夕圍爐之後,長輩分壓歲錢,
將爐周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一百個作為壓歲錢,
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除夕習俗六:守歲
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稱做圍爐守歲。
民間認為守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祈求閤家平安。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