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數位時代的風險—如何確保影像世代傳承

2024/10/23 01:41
10,18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開場白

      隨著科技進步

      影像保存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無論是老電影還是家庭影像

      都是珍貴的歷史記憶

      保存這些影像並完整的傳給後代子孫

      是至關重要的

      照片

      公民記者謝小花說

      我們的所謂的那些老電影

      它的影像怎麼去把它找回來

      怎麼把它保存

      怎麼把它修復啊

      我覺得說包括我們的家庭的影像

      其實也很重要

      自己家族活動的那個影帶的話

      可能頂多只有一片兩片三片

      如果我們能夠藉這樣子的一個機會

      把它保存下來

      其實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照片

      OS1:

      人的記憶有限

      而影像是保存回憶的最好方法

       

      公民記者謝小花說

      一個影像的一個完成那代表那已經是過去式的了

      已經過去了你要怎麼再把它找回來

      怎麼把它留下

      那當然就是有這樣子的影像的錄製

      然後年代久遠了以後這個影像是不是能夠被保存住

      因為人的記憶還是有限的

      如果能夠有影像的這樣子的做佐證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OS2:

      隨著數位修復技術的進步

      過去被視為無法保存的膠捲

      如今可轉換成高品質數位檔案

      成為重要的歷史資源

      照片

      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所長說

      影像轉成不管是類比影像或是數位影像時

      大家就想把膠捲丟了

      居然發展了數位掃描這件事情

      電影的膠捲我們剛看到的膠捲一格一格

      一格就掃成一個檔案掃成2K到4K甚至更高

      然後就數位修復

      接下來要解決錄影帶的問題

      類比的720*480呢不一定

      AI開始把錄影帶的畫質給提升

      到最佳的狀態

       

      OS3:

      儘管數位技術發展迅速

      但仍存在風險

      未來可能無法讀取

      因此原件的保存仍是最穩妥的方式

       

      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所長說

      類比的時代聲音跟數位完全不一樣

      電視臺包含公視也要傷腦筋

      這個(類比影帶)到底要轉成什麼檔案

      確定你選的會是以後還可以繼續存在的使用的媒材或規格嗎

      這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也就是數位時代我們不曉得下一步是什麼

      數位就是一個風險很高的

      很難以維持的穩定狀態

      繼續可以保存的這樣的一個媒材

      所以我們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

      數位不可靠

      原件最重要

      照片

      結論

      影像不僅是科技的產物

      更是記憶的延續

      唯有通過多元備份及原件保存

      才能確保這些珍貴回憶得以傳承

      照片

      台北市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ZOOCITY/台南官田採訪報導

      台南藝術大學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