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保有歷史印記的墓碑 留不留

2024/10/11 13:43
5,885次瀏覽 ・ 2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6
檢舉

漢人怎麽樣進到這個空間

然後跟這裡的原住民產生互動

我想這個是其實對我們台灣人來說

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歷史記憶

大溪阿姆坪的開墾記錄

在1869年(清同治8年)

由八塊厝(八德舊稱) 呂阿姆

向泰雅族領袖

協議闢地開墾

照片

照片

照片

據當地耆老口述

墾民良莠不齊

或是利益糾葛

竟有人暗中唆使泰雅族人

同年中元普渡

呂阿姆和部分墾民

回八德祭祀

留14人看守工寮

不幸當晚全數遇害

首級皆被取走

想說把握時間

因為其實

真的有時候我們

這幾年做文史工作

一個感想就是

有的東西太慢做

有時候我們線索就會不見

因為這個其實幾年前

就曾經

大家可以看到

就是他有被那個破壞過

所以那個老人家

才又用那個磚塊

混凝土去把它補強

那會不會又被破壞

其實我們不敢說

最後才想做加緊腳步

趕快來整理

趕快來做記錄

然後再把它送文資審查一次

這樣子

這是它的緣由

我們剛才不是講了

有幾個人發現說這個墓

怎麽會被破壞

那我們就向他抗議

抗議說怎麽可以這樣子

1871年(清同治10年)

墾民再回原地尋找屍骸

由八結(百吉舊稱)全庄墾戶籌資建墓

立碑合祀

尊稱「十四命公」

如今十四命公墓

雖淹沒荒煙蔓草中

這應是見證百吉地區

最早的開墾遺跡

以及大部分的這個墓地

都會被徵收

變成馬路

或者是公園

都會被徵收

一般習俗

如果是你把這個遺骸遷走的話

一般來講墓碑都是把它打破

再幾十年後

你看不到墓碑的

現在都是火葬

都沒有墓碑

台灣的文化保存難

牽涉死亡歷史的

文資保存更難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

這類的文資長期被忽略

甚至鄙視

連保存運動都難以運作

那這個是應該讓文化局他們來判定

不是我說可以來判定他是不是古蹟

因為古蹟的那個條件很多

不是你隨便講講就可以

我們的社會氛圍還是會有一個

就是說施政者

行政當局他會很考慮民情

對民眾會覺得

我弄個公園還是弄個園區是在保存墓

恐怖恐怖

我家旁邊都是墓

他民眾他會他會顧慮這點

那執政者他就會縮手

我覺得這個就是可能是需要

真的民眾的觀感要能夠改變

民主社會執政者

他就是考慮人民攏反

人民攏無愛

我無選票我票會流失

他們就會這樣考慮

所以

這可能真的是需要民眾的觀感一起去努力

那我們會期待

文化局是一個更有腰桿子的局促

他能夠成為一個先鋒

pinoeer

他就算他被打掉一部分

它的碑是原樣

它東西在這個點

它就是個重要的歷史價值

美籍詹姆斯曾說

「歷史書寫是勝利者的故事」

 然而文資指定、登錄

在執政者的手中

文化資產的決定權也都在官方

所謂文資公民權

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努力

我們希望從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去著手

先從我們自己先去努力保存

期待他能夠被整個保存完善

以後能夠有他被重要發

揚的地方

   
   
   

 

桃園市大溪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