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心路到宅早療 幫遲緩兒克服發展障礙

2024/08/28 21:00
4,76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古竹恩、張志揚/台北市報導】一位曾擔任特教助理員的媽媽發現自己孩子在語言發展上稍有遲緩,主動尋求早療外展中心的協助。她的經歷揭示了家長對兒童早療的迷思,擔心孩子被標籤化和認為早期介入過早。實際上,透過心路基金會所提供的到宅早療,及早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並觀察其表達方式,孩子逐步擴展詞彙量,先是認識物品、理解物品名稱,接著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語言能力明顯得到了提升。心路基金會提供的到宅早療服務,幫助兒童克服發展障礙,為更多孩子提供光明前景。

照片

↑心路基金會的志工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兒童學習矯正行走方式。照片提供/心路基金會

心路基金會的標語「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心路基金會於1998年接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經營管理台北市萬芳發展中心,建立早療外展中心,提供到宅早療的服務。

早療外展中心為零到六歲中重度以上之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之幼兒,提供早期療癒服務,此中心特別強調「以家庭為中心」,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療育過程。

王思涵組長是位職能治療師,她對兒童的療育有著特別的熱情,因此選擇了這個領域並在其中服務了十二年。她原先在日托機構工作,機構裡可以全面看到孩子的生活表現,不像在醫院只有短暫的看診時間能接觸孩童。在日托機構,她可以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食、穿衣、睡眠等,這個歷程也對她日後兒童早期療育的評估和幫助非常重要。

王思涵輾轉來到早療外展中心擔任組長,這是一個與日托機構截然不同的環境。在外展式服務中,將服務提供給無法或不方便前往其設施的人們,而是直接到他們所在的地點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她有可能一天需要去三四個不同孩童的家中,提供療育服務。這種外展式服務可以更貼近孩子的生活環境,提供個人化的療育支持。

與家長攜手 提早發現孩子發展問題

王思涵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職能治療師,她在心路基金會工作已有12年,專注於兒童早療。王思涵參與了許多早療案例,深刻了解不同孩子面臨的挑戰和需求。她強調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性,並提倡將早療服務轉換成育兒支援,以減少家長的排斥感。

王思涵鼓勵尊重家長的辛勞,並了解他們的挑戰和壓力,同時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她認為,通過引導家長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促進他們接受早療服務。她曾有透過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像朋友一樣聊天,從中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早期發展上存在問題,及早發現開始到宅早療。到宅早療提供專業支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提升生活品質和發展潛力。

到宅早療幫助孩子克服各種困難。會根據孩子的需求,提供相應的醫療照顧、復健或感官促進等服務。像是有位多障視覺損傷孩子,因為視力受損飽受困擾,經評估功能性視覺能力後,孩子的能力只對光有反應,療育課程就會引導孩子及家長練習對光的察覺來促進孩子對光的反應。另一方面,經由社工評估後發現有到宅服務的需求,也會前往家裡提供相應的支援服務。這包括幫助孩子克服語言隔閡、處理情緒問題、改善飲食習慣等方面。透過早療服務的專業支持和指導,孩子能夠逐步克服這些困難,提升生活品質和發展潛力。

新住民兒童的語言隔閡與成長挑戰

有一位新住民媽媽所帶的小孩在語言發展上有所障礙,學習發展能力上也經常表現出情緒問題常常會大哭大鬧,對於食物有嚴重挑食傾向,只吃他喜歡的食物。這些困擾也常常讓家長倍感無奈,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影響。經過專業諮詢評估後,因為孩子語言環境與家長經驗不足的問題,療育排程透過一週一次,每次一小時的療程,透過感官促進療育課程來幫助這位孩子。

透過到宅早療服務的介入,老師會使用各種物品的圖卡讓孩子去拿取指定的物品,也會讓孩子分類物品種類,就會把很多圖卡放桌上讓孩子依類別去分類,透過此種療育課程,情況開始有所改善。一開始專業幼保人員或是職能治療師在上課時,孩子甚至會躺在地板上打滾,有時候哭哭鬧鬧半個小時都沒辦法開始上課。透過一次次的嘗試,老師會多給予鼓勵,孩子再嘗試一次,也會將課程調整難易度,讓孩子慢慢增加挫折忍受度,也會與幼兒園老師聯繫關注孩子的狀況。幼兒園老師也會尊重這位小孩,透過循序漸進,沒有逼迫孩子強迫進食。當孩子跟老師的關係變好後,也願意開始慢慢地嘗試新的食物。宅早療服務不僅在語言上提供協助,也針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和飲食困難進行幫助。透過到宅早療與家長以及學校之間的配合,從中慢慢培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幼兒園中也能乖乖坐在位子上聽著老師的指令,並逐步改善他的飲食習慣。

這種從家庭中心出發的服務方式,讓孩子能夠在更親近的環境中進行治療和學習,有效提升了他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在宅早療服務的協助下,逐漸克服了語言障礙,展現出了更加自信和開朗的一面。

改善兒童語言發展 家長是關鍵

有一位家長主動與早療外展中心聯絡並諮詢。這是第一次有家長主動想與衛生所的護理師聯繫並諮詢早療外展中心的服務。在進一步了解後,得知這位家長之前曾擔任特教助理員,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在語言發展上似乎比他過去接觸的孩子稍慢,但他自己不確定這是否正常,所以想要諮詢專業意見。

透過提供了預防性的到宅諮詢服務,根據情況先是需要一個月一次,後續視情況決定頻率。經過大約一年多的輔導,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漸改善,從幾乎不說話到開始發出聲音,最後能夠說出詞彙。

這其中,媽媽的努力功不可沒。老師都會出回家作業,會請家長給孩子生活中的指令,像是請孩子去拿家中的物品,或是幫媽媽拿杯子、拿一張衛生紙、拿去丟垃圾桶等。從生活中促進孩子語言理解,當孩子對一個指令不會做或是拿錯誤時,家長就知道孩子這個詞彙還不懂,家長也可從此互動中知道孩子哪個地方聽不懂而知道該怎麼去引導孩子。每次上完課後,媽媽都會認真學習老師教的技巧,並在家中帶著孩子練習。媽媽始終關心孩子的學習進度。她會通過通訊軟體與老師聯繫,了解每次課程的內容,並將孩子在家練習的情況拍成影片發送給老師。

打破早療迷思 建立友善社區

王思涵指出,社區中對於心路基金會存在誤解,認為心路只是早療服務的提供者,導致當家長得知心路有在衛生所駐點時,不願意前往衛生所接受服務,擔心被誤解為孩子有問題。實際上,心路不僅關注特殊需求兒童,還關心家庭育兒問題,提供親子教養和孩子成長挑戰的支持。

王思涵希望重新定位心路為育兒助手,鼓勵人們無壓力地尋求專業建議和支持,同時改善社會對早療的誤解和偏見,認識到早療服務是為了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採訪側記:

當我踏入萬芳發展中心附近,我立刻注意到狹長的公園裡,有許多坐在電動輪椅上的長者。他們一邊享受著陽光和自然,進入發展中心後,我被一股溫馨的氛圍所包圍。在一旁,幾位長者正在卡拉ok機台前盡情地唱著熟悉的歌曲,顯露出他們內心的活力和喜悅。隨著組長的介紹,我深切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情與愛心。他與孩童互動時,眼中流露出無限的關懷和耐心。然而,在這份熱忱之中,也帶著一絲擔憂和疑慮。他提到了早療這個詞,並表達了對於其被過度標籤化的恐懼。他擔心許多家長因此而遲疑不敢坦承自己孩子可能存在的發展學習問題,進而錯失了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機。他期許社會大眾能對早療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接納,讓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能夠及早得到支持和指導。這也是他努力工作的動力所在,希望能改變社會對於發展障礙的偏見,讓每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