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看見照顧的多樣性-從台灣幼托史看原住民幼兒教育的發展part1

2011/01/14 10:11
2,329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作者:蔡延治
 
現任:*台灣玩具圖書館理事長
 
   *教育部幼兒園輔導教授
 
   *台北市托兒所評鑑委員
 
   *長庚技術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幼兒教育」是人們學習的起點,可能發生在家庭,也可以發生在幼兒園。許多研究顯示,人類的腦力及認知發展,從小就受到環境與生活經驗的影響,且影響久遠。從出生到十歲,不僅是腦細胞發育的主要階段,也是孩子可塑性最高的時期。此外,學前階段更是基本肢體動作、語言及其他重要發展的最佳時機,這段期間內的各項發展,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洪育瑛譯,民89)


 台灣幼兒教育機構包括『幼稚園』與『托兒所』。幼稚園為非義務教育的範疇,由教育部及地方縣市教育局(處)管理。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立者,或由師資培育機構及公立國民小學設立者為公立幼稚園,其餘為私立幼稚園;托兒所為『社會福利機構』,由內政部及地方縣市社會局(處)管理,亦有公立及私立之分。

由於過去數十年,原住民族在主流學習資源上的不足,再加上原住民教育相關政策的落後,使得原住民菁英的力量尚在匯集。在缺乏有力的動能狀況之下,原住民地區的進步,需要各界協助培育部落人才,以為部落族人發聲,而原住民幼兒教育亦為改變部落的開端。

 如何從台灣幼托歷史經驗,歸納出最適合原住民的幼教模式?
亦或是透過訓練原住民幼教專才,讓他們為自己族人,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幼教模式,值得關切。希望藉由我們曾經走過的歷史,讓台灣原住民區的幼兒教育有好的參考。
 
 
 
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幼兒教育歷史
 
 
壹、台灣幼稚園的發展概況

 根據民國90年中華民國教育統計顯示,39學年度,全台灣僅有28所幼稚園,幼兒班級數379班,幼兒教師144人,幼兒就學人數17,111人。後因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教育逐漸普及,婦女就業機會增加,雙薪家庭日增,使得幼兒必須藉由托育機構照顧,因此,幼兒進入幼稚園就讀人數逐年增加。

 根據翁麗芳教授(民87)對台灣幼兒教育的歷史研究,從日據時代到民國70年的發展,摘錄如下:

一、日據時代(1895-1945)的幼稚園

 此時,幼稚園是給日本人和有錢人家孩子上學的地方。台灣人自辦的第一所幼稚園,也是台灣孩子入幼稚園的第一座為1897年台南人蔡夢熊創辦的「關帝廟幼稚園」。

 1895-1945年日本統治時期所推展的幼兒教育,是以本島幼稚園為模範的日本式幼兒教育。1900年11月開辦的台北幼稚園,是以日本人幼兒為對象的幼稚園。由當時國語學校田中校長(現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的提議。1905年以前的私立幼稚園多半是個人興辦,其中台南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辦的總爺幼稚園,是類似現在企業團體開辦附設幼稚園性質。
 
二、台灣光復後的幼稚園

(一)過渡期(1945~1949)

 台灣光復後到民國56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制度起步為止,整體的教育發展重點在國民教育(小學),幼兒教育僅靠幼教界有心人士自立更生。多數從日據時代開辦的幼稚園,沿用日據時代的課程。民國34年以後的幼兒教育承接中國幼稚園課程的延伸發展。當時在台灣的幼教前輩張雪門,主張適應中國國情、為孩子量身訂造中國式幼稚園。
 
(二)自立期(1950~1967)

   
民國39教育部指定省立台北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幼稚園,進行五指活動教材教法研究。此階段鮮少私立幼稚園依照法規登記立案,聘用所謂合格師資者也很少。受到推行國語的政策之下,公立(師校附幼)幼稚園實施國語(北京話)保育,甚至以國語進行入學考試。私立幼稚園則多以閩南語進行活動。
 
(三)發展期(1968~1981)

   
民國60年中國幼稚教育學會指定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幼稚園、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幼稚園、私立幼幼幼稚園等開始進行「發現式學習(教學)」實驗。民國7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開始在全省二十一所幼稚園進行教育部「幼稚園科學教育課程」實驗。
 
 民國70年11月6日總統公布幼稚教育法,幼稚教育正式成為我國四歲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兒童,在幼稚園所受之教育名稱。民國98年6月17日教育部公布最新修正之幼稚教育法,與幼稚園有關的人事物的管理,均有所依循。98學年度的幼稚園概況表顯示,全國幼稚園計有3,130所,公立幼稚園總計有1,529所;教師人數為16,766人;幼兒人數為180,726名幼兒。(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民99)

   
台灣幼稚園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不論是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環境規劃、教材教法、專業師資、教具品質…等,都具有國際水準。如何將這些經驗及專業,運用到原住民地區,將原住民幼兒教育也能拉到同樣的水準,讓所有孩子同樣享有高品質的學前教育,值得討論。
 
貳、社會變遷下的托兒所

 因應時代變遷及工業社會的需求,「托兒所」成了二十世紀的重要行業。1854年,美國在紐約為住院的勞工婦女設立了第一個托兒所,當時的目的止於白天的照料,並未顧及複雜的社會心理,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慈善組織和教育機構,才開始注意這種新的福利制度。

 1870年代,清朝在台灣延伸了慈幼機構(育嬰堂)事業,在現在的萬華仁濟醫院所在地開辦(淡北育嬰堂),以收容孤兒和棄嬰,此為台灣的幼兒公育開端。1920年代後半,為了援助農家的經濟生活,以地方鄰保事業的形式或私人社辦的性質,開始有照護幼兒的托兒所誕生。隨著托兒所在各地的普及,托兒所愈來愈接近幼稚園的幼保方式,不僅止於對幼兒的養護,且透過幼兒對其家庭成員傳達清潔習慣以及(國語)普及的目標,還被當成是推動台灣人就讀公學校的橋樑。(翁麗芳,民87)

 台灣的第一所托兒所創於民國17年(1928年),是日本人為移民婦女的需要,由日本愛國婦女會台灣本部台東廳分會於台東設立鹿野托兒所,之後各地紛紛陸續仿效(引自許純敏,民81)民國21年(1932年)新竹州銅鑼庄三座厝開辦的三座厝農繁期托兒所是最早由台灣人辦的托兒所。(翁麗芳,民87)到民國26年(1937年)止全台灣共計設立19所托兒所(51年度台北市政紀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