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壩小書店 音樂與客家文化的交匯之地
【記者林華美、陳琣淇/桃園市報導】「音樂是認識一個文化最快的途徑」大河壩小書店的老闆羅正穎這麼認為,所以喜愛客家文化的羅正穎時常與獨立樂團或是客家歌手合作,在店內舉辦音樂會。為了更有效推廣客家文化,老闆也時常請老師到店辦客語教學;甚至曾與中壢高中合作,讓學生前往書店參訪,羅正穎也會製作簡報介紹客家傳統文化與美食。正如店名「大河壩」:是客語河流之意,來自各地的人,與各種不同型態的藝術家,都如同河流聚集於書店。
↑羅正穎與鎮店之書《菊花如何夜行軍》。攝影/陳琣淇
羅正穎出生於台灣客家人占比最大的桃園市,父母都是客家人,從小便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因此能夠流利地使用客家話進行溝通。除此之外,父母在大園市場開著客家米食店,販賣紅龜粿、草仔粿等等,經常到店裡幫忙的他也對客家文化有更深的認識,也產生自己對於客家人的認同感。
從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畢業後,羅正穎依照就讀的科系做了材料工程師,雖然生活、收入穩定,卻也讓他逐漸對上班族朝九晚五的作息感到厭倦。在出社會後,他培養了聽獨立樂團的興趣,並從接觸到客語歌手米莎而開始聽客語創作的音樂,「客語創作的音樂來講,我認為是非常純粹、有自己生命力的元素在裡面。」羅正穎提到米莎的每張專輯開頭都使用客家的傳統語調去改編,例如:米莎《戇仔船》,單曲中以客家傳統小調〈桃花開〉旋律改編。這也使他開始對於客家文化、台灣土地相關的社會議題感興趣,也對羅正穎開一間以舉辦音樂會為主的書店埋下一顆種子。
衝動開店,卻憑藉意念延續書店生命
大河壩小書店於2020年開幕,逛獨立書店、聽音樂是老闆羅正穎一直以來的興趣,也因此常常在腦中構想著未來自己的書店應該要是怎樣的,他說店面整理不到一個月就興沖沖的開幕了。身為客家人,羅正穎也將客家文化融入於店中,包含:播放客家民謠或客家歌手的樂曲,羅正穎很喜歡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的歌,例如〈今本日是馬〉,將短詩譜為歌曲,將時間比作動植物;專設有關客家文化書籍的區域,《菊花如何夜行軍》做為鎮店之書放在店裡最顯眼的架上,由客家詩人鐘永豐著作,書中內容結合農村、音樂與社會運動,以及張典婉《台灣客家女性》結合文學的感性及社會學的理性,探討客家女性刻苦勤儉持家的形象。
「我就是邊做邊想。」書店成立了三年多,羅正穎坦言一開始沒想那麼多就開店了,過程中他一步一步賦予大河壩小書店獨有的生命力。2021年1月16至1月17日,大河壩小書店在桃美館願景館「桃園特色書店藝術書市集」擺攤,羅正穎透過市集認識其他桃園市獨立書店的創辦人,自那以後桃園市各間獨立書店變時常共同舉辦書市集,例如:2022年5月的樂遊桃園BooK思藝嘉年華、2023年的4月閱讀開箱!桃園市立圖書館世界閱讀節書香市集。不同獨立書店的創辦故事與理念皆不同,羅正穎卻能一個一個介紹,例如焙思書房創辦人唐曼凌曾因工作壓力而憂鬱症,後來結合興趣烘焙與閱讀,成立焙思書房並穩定內心。或許是書店創辦人之間惺惺相惜與互助,讓彼此找到自身書店的定位,並且使書店走得更長久。
↑書店其中一隅擺放著客家、台語等等相關的書籍。攝影/林華美
樂•書·字:大河壩小書店的多元融合
羅正穎最大的興趣就是聽音樂,尤其是爵士、獨立樂團的歌,他會更加喜愛客家文化正是因為聽到歌手以客語進行演唱,並且受到感動,正因如此,大河壩小書店最常舉辦的活動就是音樂會。其中又以客家歌手為主,書店曾邀請身為苗栗客家人的龔德分享《oo》全客語創作專輯,龔德的代表作為〈行過〉,歌詞內容深刻描寫回憶,有甜甜的米苔目、奶奶的甜粽等,他用真誠的心,譜出對生活的觀察。另外,大河壩小書店也時常舉辦樂器演奏的音樂會,包含:爵士二重奏、鋼琴&小號二重奏等,透過音樂推廣不同文化,也溫暖人心。
除此之外,店內也經常舉辦新書發表會、讀書分享會及其他多元活動,例如近期舉辦的葉覓覓《巫巫巫》分享會,與觀眾分享她拍攝的少數民族葬禮和巫儀的影像,並且朗讀詩句和分享其他生命故事。其他讀書會活動邀請書籍作者到場分享創作歷程,也可以與讀者交流閱讀心得;大河壩小書店也曾與社會局合作開課「聽心繪畫—心流手工書」,打破既有傳統,可以隨心所欲創作,可以剪裁紙張,由心引導創作,用畫畫連結心的色彩;結合羅正穎熱愛寫字的興趣,店裡也曾進行「River河壩寫字會」,透過寫字帶領客人找到心靈的一片淨土。
↑書店中所收藏客語歌手羅思容的專輯《每日》。攝影/林華美
疫情之下仍期盼成為鄰里的燈塔
然而,在疫情底下開業的大河壩小書店經營並沒有想像中順利,羅正穎坦言書店的線下活動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當時店裡除了會限制書店內的人數,客人也少了許多,「說實話書店多數的收入並不是來自賣書,而是舉辦音樂會或是其他活動才有較多的收入,所以有一段很艱難的時間。」
「我認為書店有點像鄰居的活動中心,可以讓大家放鬆心靈,靜下心的地方。」儘管無法與讀者、聽眾們聚會,羅正穎仍會天天開店,希望自家書店能夠成為黑暗中的一座燈塔,讓鄰居看到書店堅持不懈的營業,也能夠獲得一些力量。喜愛書法的他曾在2021年5月全國疫情警戒升級至第三級時以壓克力顏料寫下「安靜閱讀,台灣加油」,以自己的方式鼓勵經過書店的人們,期盼著大家可以持續堅持下去,在結束疫情後能更加自在的閱讀。
如同「河壩」一般 多元融合
提到未來的規劃,羅正穎表示書店未來會持續接洽作家舉辦新書發表會、音樂會、手作課程以及讀書會。「我覺得不單單只有客家族群,每個族群都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台語、原住民語我也都蠻喜歡的。」從接觸客語創作後,羅正穎也對於台灣土地議題、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邀請的歌手也不侷限在客語創作為主,今年3月6日曾邀請跨足台、客、原三族群的創作歌手黃培育以吉他帶給觀眾質樸且充滿民謠感的歌曲。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自己平時熱愛寫字、書法,因此未來除了在店中擺設自己所寫的書法作品之外,他希望可以多舉辦關於寫字的活動,將大河壩小書店融合羅正穎所喜愛的所有元素,讓書店可以如同店名「大河壩」一樣,將書本、音樂、書法匯流於此,滋潤每一位來到大河霸小書店的聽眾以及讀者。
↑大河壩小書店客家文化相關書籍簡介。製圖/林華美、陳琣淇
↑大河壩小書店客家文化相關書籍簡介。製圖/林華美、陳琣淇
採訪側記:
大河壩小書店藏在中壢高中附近的小巷子內,店內的空間雖然不大卻非常溫馨,店主人羅正穎在來訪時請我們吃自家客家米食店做的黑糖糕,非常好吃。雖然老闆是為害羞內向的人,但是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非常熱情且願意聊很多,店內放的客語創作音樂跟書店帶給人的感覺非常和諧,會想讓人多停留,非常適合喜歡爵士音樂的人來訪。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