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鎮守護諸羅樹蛙! 竹林更新也能兼顧保育並減少碳排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黃瓊慧/嘉義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嘉義縣大林鎮上林社區發展協會於113年6月13日合辦「生態農業零廢棄,打造上林好食力-示範廢竹破碎觀摩會」,由嘉義分署秘書鄭鈞謄代表,邀請大林鎮鎮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分場長、大林鎮上林里、吉安里、中林里、吉林里、三和里、中坑里等里長、以及關心竹林更新後去化問題的在地農友共110人一起參加。在嘉義分署團隊介紹如何從竹林的種植到更新都能關注照顧到在地保育物種「諸羅樹蛙」後,接著由捷新綠能國際有限公司接棒說明並示範將更新下來的廢竹材破碎再利用,期待能將諸羅樹蛙保育觀念融入竹林更新、去化的技術中,解決筍農竹材去化難題並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友善耕作行列。

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孫家榕表示,隨著禁止露天燃燒農業廢棄資材政策執行,筍園更新砍伐下來的廢竹處置就一直困擾著農民。筍園一般3年左右需翻種一次,過去廢竹砍伐後,就地焚化是最簡單的處置方式,但現行不能焚燒又礙於竹材運送困難,大型機具也不易抵達較偏僻的筍園,確實造成筍農極大困擾。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因此媒合捷新綠能公司,直接以在地廢竹進行破碎示範,希望增加筍農未來實際應用的信心,後續也與捷新綠能公司訂定合作協議,提供參與諸羅樹蛙保育行動農民優惠的破碎價格,破碎的竹材製成生物炭後,也將優先回歸田區土壤,發揮改良土壤酸鹼值或碳儲存的功能。

嘉義分署表示,諸羅樹蛙在全世界僅於臺灣雲林、嘉義、臺南平原區域可見,因平地森林棲地的消失,種植竹筍的竹林成為牠們少數可依存的農地類型,在雲林、嘉義平原地帶的族群約有70%棲息於竹林內,因此為諸羅樹蛙量身打造的竹林棲地是保育的關鍵,而竹林更新則是保育與農業生產間難以避免的課題。嘉義分署自107年投入友善竹林保育諸羅樹蛙以來,與當地筍農形成夥伴關係,透過「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及「生態服務給付」的導入,解決農友參與友善耕作將影響生產收入的問題,並鼓勵參與諸羅樹蛙保育的農友在竹林更新時發現諸羅樹蛙活動,應暫停作業讓牠們有機會移動至他處,並至少保留田區面積約25%的竹叢或鄰近之其他植栽作為庇護所,因此也十分樂見有新的破碎與資材再利用技術導入友善諸羅樹蛙的農耕方法中。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08.21

黃瓊慧

加入時間: 2023.08.21
38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大林鎮守護諸羅樹蛙! 竹林更新也能兼顧保育並減少碳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77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77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