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用說的更傳神」謝金魚應邀談美食,聽見台灣飲食的演變!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周厚賢/員林報導】

您知道透過言語傳達到腦海裡的想像可以讓食物的美味與香氣更清晰地浮現讚眼前嗎? 知名歷史作家謝金魚在彰化縣秀水鄉體育館的講座就是有這樣的神效!透過投影片文圖及她的言語訴說,將歷經三百多年台灣飲食的變遷帶給台下聽眾全然的吸收,這就是彰化縣文化局「2024書香彰化-與大師有約」系列講座在6月場次以「舌尖上的風華:台灣飲食變遷」為題,從謝金魚口中分享她近年關注台灣在地歷史後,對於台灣飲食變遷的獨到見解。

▲彰化縣文化局的與大師有約-名人講座主題包羅萬象、議題與生活貼近,六月份講座邀請知名歷史作家謝金魚主談「舌尖上的風華:台灣飲食變遷」。(圖/記者周厚賢攝)

「因為我喜歡吃,而且我是彰化市人」從小生長在八卦山下吃古都彰化美食的謝金魚說,生長的環境對長大後的發展有很深厚的影響,雖然她一路走來的都是所唸的都是歷史脈絡的發展,但因為她在歷史系統找到人類緣起與發展歷程跟吃脫離不了關係,所以將研究史學的重心除了發展成小說之外,更擴及到美食研究的領域,她表示如果可以的話,生長在台灣歷經多重文化薰陶的台灣民眾應該要從飲食的部分回朔自己的根源,從中深刻感受台灣數百年來飲食注入各國元素下所形成獨特的脈絡。

▲滿場的金魚迷從主講者的論述中,感受著台灣飲食文化受多重文化的激盪所獨樹一格成的台菜。(圖/記者周厚賢攝)

在滿場聽眾興致盎然地聽講氛圍中,謝金魚的主題是在跟大家講台灣的飲食在眾多外來的文化影響所呈現出自成一格的特色,尤其從葡萄牙、荷蘭、日本到國府來台所帶來各異其趣的飲食到台灣之後跟原本在地的飲食總類與生活這激盪之後的融合之結果就是所謂台菜。本次專題講座將由謝金魚分享如何通過飲食來理解人際網絡的交織,以及如何在歷史變遷中保留這些珍貴的飲食文化,這不僅是一場歷史的回顧,更是一場情感的旅程,讓我們重新審視飲食文化中的人情味。

▲「舌尖上的風華:台灣飲食變遷」為題,從謝金魚口中分享她近年關注台灣在地歷史後,對於台灣飲食變遷的獨到見解。。(圖/記者周厚賢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9.08.12

周厚賢

加入時間: 2019.08.12
1,414則報導
1,307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舌尖上的美味,用說的更傳神」謝金魚應邀談美食,聽見台灣飲食的演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1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1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