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開放種電,農民以後要吃什麼?

文字-A A +A

 

 

如果開放種電,農民以後要吃什麼?

 

 

 

恭喜上下游記者林吉洋以「破碎的西海岸:農田魚塭光電海」調查,榮獲大獎。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est-coast-solar/

 

 

可是提醒讀者們,人類一路來都是【在衝突中找出路】。

以前支持阿扁,後來不喜歡阿扁。可是不以人廢言,阿扁的名句 【衝突、妥協、求進步】還是很有智慧的名言。求進步三個字替衝突找到藉口,整個問題還是出在妥協兩字,是誰妥協了? 如何妥協? 任何衝突,例如地目變更、土地徵收,或農地種光電,如果沒有人受害,受益者笑呵呵還需要甚麼妥協? 硬是要受害者妥協之後,進步在哪裡 ? 求進步的藉口實現了嗎?

都更是個更極端的例子,老房子改建成新的,住戶不需出錢卻還總是有少數釘子戶出現而功敗垂成。釘子戶也有他反對的權利和道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條件和人生慾望不一樣。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當【人定勝天】這個詞出現, 就已經註定了予取予求的人類遲早要走向滅亡。因為人為財死,所以發展是必須的,無限的發展就需要無情的開發。當然,在【為大局著想】這另一句鬼話之下,受害者要求補償是合理的,當然,也會有獅子大開口的。相對的,眼前受益的一方也會有貪得無厭得寸進尺者。

我是個很有意見的人, 可是我不是賭徒,不敢驟然押大押小,很多事情需要時間才能出現答案。所以社會需要某些【先知】, 他願意很勇敢的用他的聲譽做即刻的豪賭。記者用文字選擇或影像取捨,將他的主觀想法呈現出來當然也是試圖達到某一個目的。平衡報導更是鬼話,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就叫做平衡。

上下游基地是馮小非帶領之下令人敬佩的一個組織, 從921後的中寮開始,啟動了他對台灣的關懷和對農民土地的扶持。應該是他們開業不久我就到台中的實體門市去了解他們。上下游多年來得過不少獎。

 

以下是記者林吉洋的文字解說,以及紅字,我的疑問 :

 

農民:不適合種葉菜,但很適合種蘿蔔

聚落被大片光電包圍,當地人形容,大面積光電幾乎壓得地方喘不過氣來,村莊也逐漸失去活力。

如果不是光電而是台積電,當地人會怎麼說?  今天就用這個【如果】來探討這個光電問題。

 二 ) 為了推動綠能政策,這些土地被劃為「不利耕作區」或「低地力」地區,不受「農地農用」規範,可由農轉為發電使用。。。。對地方而言,土地一旦開放種電,不只 20 年無法動彈,未來也難以恢復農用,讓依賴土地而生的偏鄉居民,面臨更嚴苛的生存難題。

為大局著想, 社會需要進步,科技是台灣很重要的經濟命脈,水力、煤炭、核電都不可靠之下,光電和離岸風電是補足【未來缺口】最快的一條路。想當年, 全台灣的三輪車面臨淘汰, 政府給了三輪車伕時間請他們轉業或學開計程車。進步造成多少人失業,時事仍很新鮮。政府難為不得已也。

三) 從「不利耕作」到「低地力」,釋出7 千多公頃農地供種電

有部分區位因地處偏遠缺乏輸電饋線,不受光電業者青睞;也有部分區位是「濕地」具生態價值,遭到民意反彈開發受阻,不利耕作區面積也不斷下修到 2162 公頃。。。。「不利耕作區」及溝通中的「低地力」地區,共釋出超過 7000 公頃面積農地,可不受「農地農用」的既有法令規範。

以前的台北市是從西向東逐年發展,中山北路往東過了新生北路全都是農田,所以才會出現第一殯儀館設在建國北路,現在這個黃金地段上。幾家歡樂幾家愁,事情看得越遠差異越大。政府難為不得已也,他不能把增加的市民都趕出淡水河之外。請回頭看看當年阿扁開發信義商圈時,是如何的圖利財團,

四) 也有村民指出,太陽能產業進駐,短期或許會帶動土地上漲,但是長期並不一定能促進地方繁榮,「光電雇用人數很少,只有收租金的地主跟光電業者獲益。」。。。「我們每一塊地都是良田,都還在種植,大城鄉要做風電也要做光電,村莊以後還能住人嗎?」

不要抱怨了,請聽聽我們天龍國人的說法。日治時期的台北城只是為未來60 萬市民而設計。如今250 萬還不包含進入台北賺錢的百萬的流動人口。這樣的台北市能住人嗎?

五) 但是在生態保育者眼中,這些惡土是人與自然和解共生的象徵,如今也成為光電廠商相中的開發標的。。。王昭湄在口湖鄉成龍村從事環境育 14 年,經常在鹽化土地進行生態觀察。她發現「低地力」土地即使農業產值偏低,卻極具生態價值。但這些年土地仲介積極勸說村民「把不好的土地拿出來種電」,深深傷害了社區多年來累積的友善環境共識,也違背環境教育的理念。

們甚麼時候問過土地公,他對人類有甚麼抱怨?

環境教育和狗吠火車是鄰居。

 

(地球火大了)

 

總之,【如果開放種電,農民以後要吃什麼?】這不是問題而是答案,是很多問題的答案,只要你把【種電,農民】換成其他的任何動詞和名詞。舉個最新最極端的例子【如果什麼都用AI,以後我們失業了要靠什麼吃飯?】

林吉洋記者,衝突、妥協的故事還會不停的發生,記者還不至於失業,至於求進步, 你還年輕總是有機會看到的。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24-06-24

 

 

延伸閱讀

 

當油輪不再運油

https://www.peopo.org/news/529335

發電不再燒炭、汽車不再燃油,反過來用油去發電然後用電去開汽車。這個世界到底是會先沒有油還是先沒有電? 都不會,可能會先沒有水。

 

用一句話來形容AI的發明有多偉大

https://www.peopo.org/news/689819

 

3G 4G 5G >>>人類的新石器時代

https://www.peopo.org/news/688112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7.22

謝明海

加入時間: 2007.07.22
2,334則報導
402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當市長很輕鬆嗎?

2024-06-25
瀏覽:
1,897
推:
0
回應:
0

你說有沒有道理

2024-06-23
瀏覽:
2,024
推:
9
回應:
0

你雖大,我不怕

2024-06-21
瀏覽:
3,049
推:
29
回應:
0

用一句話來形容AI的發明有多偉大

2024-06-21
瀏覽:
3,905
推:
9
回應:
1

【晚年】的回憶 句句都是感恩

2024-06-16
瀏覽:
3,758
推:
25
回應:
0

母語

2024-06-15
瀏覽:
4,551
推:
7
回應:
0

3G 4G 5G >>>人類的新石器時代

2024-06-05
瀏覽:
2,939
推:
2
回應:
0

不為今生求來世

2024-06-03
瀏覽:
5,098
推:
19
回應:
0

央廣學院

2024-05-31
瀏覽:
3,882
推:
3
回應:
0

如果開放種電,農民以後要吃什麼?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49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49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