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法修法公聽會首批邀請與會人士說些什麼?
新聞局有既定題目要大家談論,但沒有公開的公聽會紀錄,好奇寶寶猜想能將主辦單位提出的題目說的完整的,大多是事先收到通知的主要與會人士,這些題目請看
(三) 公廣集團經費需求規模。如何估算才是合理?如何提高公廣集團的財務管理效能?
(四) 公共電視的內部及外部監督機制設計。怎樣的外部機構有足夠的代表性可以執行公共監督?
(五) 原住民、客家及宏觀等頻道由公視製播前、後的成效比較,由公視製播該等頻道節目是否確能達成保障多元文化、落實族群多元近用媒體的目的?
(六) 公視與公共化無線電視事業(華視)間的關係。如何定調及整合?公視、華視董事會、經營團隊如何依其屬性健全分工?
也請大家耐心看下去,聽聽新聞局邀請來的廣告系老師說些什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LAoXT_z0uM
好奇寶寶也貼心的做後製,將首三位發表的人士,剪輯開來,不過要趕去開今天在立法院的公共媒體公聽會,只能捨棄上傳部分,趕往公聽會現場。第三位的已經上傳完成。先連結給大家。
1. 原民台不該在公廣底下的論述,公視法第九條將原民台刪除。
2. 1. 最適規模,說服立法院配合水電增收費用,關鍵為財務問題, 2. 制度問題:總經理、董事長制,到底誰來負責,3. 公視定位,預算支出分配,4. 沒有意見,5.主張三台獨立設台,需要預算,由公視製播,是務實作法。公共利益維護,應該無問題,但應去除干擾。。6.公視與華視的關係,華視作廣告,與公視不見得一致,公視不見得要作華視董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I_aydd_dqE
3. 公視原來是1/4的頻道,現在已經百多台難道要25個頻道?數位化後,會有4,5百個頻道,公視要等比增加嗎?要回到創台理念,由public的概念來看。。public utility, public facility,...
回到公視目前的困境在哪裡,不在頻道的多寡,而在內容問題,把公視變成一個菁英電視台,1998創台以來,都當作菁英電視台來經營,是針對高社經地位的人來做的。像是NGO觀點,請問一般人有幾人知道NGO,至少我太太不知道,我太太是大學畢業,他不知道(不知道要學習喔!活到老學到老!寶寶這涉入環境議題後,學到很多東西,請不要自卑!寶寶貼心叮嚀)!課後花路米,什麼叫花路米,社經地位低的人更不曉得!(這是腦筋急轉彎而已,在政府一片提升英文的呼籲聲中,請要跟上時代!)所以公視整個內容出在內容,而不在頻道。在數位時代,我認為應該有decentralize的概念,去中央化的概念,我們不要一個大而無當的公共頻道,我們應該公共多元節目的推廣,公視應該在既有規模不增加全民負擔的下,好好來經營單一的頻道,或是原客兩台都思考進去都可以,原客兩台要定位為族群電視台,還是要推廣族群文化的電視台,。。。以上是寶寶聽寫出來的內容,不清楚處請自行再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kuOUOKkblU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