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里山茶區青壯年茶農製茶競技精彩落幕

文字-A A +A

嘉義縣政府主辦、番路鄉農會承辦6月6、7日兩天假隙頂正旺、名峰、旭隆三大茶廠,舉辦113年大阿里山茶區清香烏龍茶(半球型包種茶)製茶技術競賽,共40名製茶師進行製茶競賽,藉由製茶互相觀摩切磋、精進製茶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7日下午縣長翁章梁宣布成績,冠軍由阿里山鄉製茶師陳家興獲得,另選出亞軍3位、季軍6位。並推薦7位得獎者,具有丙級製茶技術士證照者,將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製茶技術競賽。【PeoPo公民新聞記者莊文祥番路鄉報導】

113年製茶為半球型包種茶,以大阿里茶區青心烏龍茶品種,參賽資格限定為18歲以上、50歲以下,並持有丙級製茶技術證的青壯年茶農。每位參賽者將以22.5台斤的手採茶菁按照大阿里山茶區半球型包種茶的傳統製茶程序,親自完成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炒菁、初揉、初乾、手工整形、手工團揉、成品乾燥等所有製茶步驟。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阿里山高山茶的優質,除了依賴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外,茶園管理和製茶技術製茶步驟的時間和程度。嘉義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多家五星級茶廠,對百年茶產業的發展將大有裨益。因為製茶師的專業與持續精進,才讓阿里山高山茶產業的傳承,不僅保持優質的品質且越來越好,期許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的選手都能獲得好成績。

評審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前魚池分場場長郭寬福及南部分場場長林儒宏擔任評審,評審標準由茶乾外觀20%、水色20%及香味60%評鑑,好的茶乾外觀應為均勻半球形,乾燥適度,無焦狀或茶葉碎屑,色澤鮮豔墨綠帶光澤,湯色蜜黃鮮豔、澄清明亮,香氣清香撲鼻、飄而不膩,滋味圓滑新鮮無異味,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滑韻味強。並選出冠軍、亞軍及季軍共10位。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南部分場長林儒宏說:今年製茶比賽第一天下雨,無法做日光萎凋,茶菁含水量高,考驗製茶環境的調適能力,但從萎凋時間、攪拌、炒菁、初揉、初乾、手工整形、手工團揉、到成品乾燥等工序,從選手取得茶菁時要先行判斷品質,再依製茶時的氣候狀況,自行斟酌每個製茶步驟的時間和程度,專注且不眠不休關注茶菁到茶乾的變化選手都不敢鬆懈就是拚個好成績。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表示: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製茶競賽,為期兩天的競賽,雖然第一天天氣不佳天空不作美,陰雨連綿,但製茶選手依舊全力以赴拿出自家本領每個都有好的成績,因為阿里山高山茶國際聞名眾所皆知的好茶,相信再所有的製茶師努力之下,阿里山茶會越來越好。製茶競賽已圓滿結束,在此恭喜得獎的10位製茶師,沒得獎的繼續加油明年再拚。

評審結果:冠軍1名,阿里山鄉陳家興。亞軍3名,番路鄉黃昶升、梅山鄉李易融、番路鄉李柏儀。季軍6名,阿里山鄉梁明輝、梅山鄉郭育銘、梅山鄉鄭俊成、梅山鄉陳昱廷、阿里山鄉伍家田、番路鄉黃俊瑋。得獎選手將選出的前七名優勝者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9.02.19

文祥

加入時間: 2009.02.19
276則報導
4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大阿里山茶區青壯年茶農製茶競技精彩落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共12,89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

12,8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