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踏查紀錄片看見台灣故事-南投有一灘積水成了「高等的濕地」

文字-A A +A

今日(6/5)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最早起源於52年前(1972年)的這一天,聯合國環境計畫署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世界第一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這也是聯合國首次將「環境議題」正式納入聯合國討論的項目,藉此呼籲關注全球環境問題。

在紀錄片領域,由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是全臺唯一為「環境議題」專設30萬「環境生態特別獎」的紀錄片競賽,林保雍董事長期望鼓勵創作者用影像關注環境,並創造社會影響力,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因為重要議題與高額獎金,過往評審評分和實體會議上,「環境生態特別獎」作品通常是討論耗時最久的獎項。但去(2023)年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環境生態特別獎作品」-陳樂人導演的《高等的溼地》,無論在評分和會議,都獲得每位評審一致認同,從近200件作品中立刻脫穎而出。

 《高等的溼地》劇照

 

《高等的溼地》是陳樂人導演花費10年蹲點記錄發生在自己家鄉的一件大事-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開發案。不同於其他環境生態類紀錄片,他不直接控訴,甚至沒有訪談相關人士,而是將鏡頭耐心對著,那片過去是農田,後因施工變成短暫的溼地,陳樂人導演看見水鳥入住,然後看著溼地再次消失。最後生物相繼離散,高等研究園區也曇花一現、如夢一場。

陳樂人導演在片中沒有任何對於開發案的控訴,有的是恰到好處的音效,以及類似Discovery頻道的旁白口吻,導演彷彿以第三者視角靜靜看待這一切的潮起.潮落。

如果你再仔細聽,是略帶揶揄口氣的戲劇性旁白,每個鏡頭、配樂、旁邊拿捏地恰如其分。

 

去年評審主席鄭文堂導演曾分享:「作者是以獨一無二的敘事手法,完成一部非典型的生態紀錄片」。

這部片,完完全全展現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的宗旨,同時展現記錄片的精神。在每一輪評審和討論,都是實實在在的排序第一位,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為了讓更多議題獲得重視,我們非常期待今年的環境生態主題作品。

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強力徵件,即日起到9月10日17:00報名截止

*報名連結 https://www.senao.org.tw/movieapplyDetail.php?id=23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3.01.21

神腦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13.01.21
108則報導
58則影音
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原鄉踏查紀錄片看見台灣故事-南投有一灘積水成了「高等的濕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