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斲琴技藝傳千年 打造悠揚樂聲

2024/06/02 22:21
5,79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古琴演奏聲

      標一: 源自唐代的工藝 斲琴技藝傳千年

      OS

      悠揚的古琴聲,自古就是文人吟唱時的伴奏,古琴的音色較為低沉,但透過泛音、散音、按音,將更豐富的情緒表達出來。

      BITE(梓作坊學生 沈櫻月)

      因為它需要靠我們的左右手一起去合併的使用它,尤其是在我們的左手,它的那些吟揉綽注啊,可以表現出你的聲音的高低啊。

       

      標二: 打造悠揚樂聲 製琴工藝細膩繁複

      OS

      從選材到整材,斲琴的工序繁複,相較於其他樂器有固定的大小跟形式,古琴可因製作的需求發揮,而這就是吸引人之處。此外,林立正認為選材尤為重要,每個人對於音色的要求不同,這也關係到所使用的木材。 

      BITE(斲琴技藝保存著 林立正)

      用牙齒咬這個木頭裡面,它的木頭這個斷裂音,空氣裡面聽不到。

       

      標三:用心傳授工法 盼琴聲永續留存

      OS

      斲琴這項技藝已有千年的歷史,雖然現在有傳習班的開設,但需要多年的經驗,他們也期盼可以有更多學校開設這堂課程,或是政府可以提供學習、製作的場所,讓斲琴的技術繼續傳承下去。

      BITE(梓作坊助教 吳菡)

      你的手的觸覺跟眼睛的判斷的經驗也要夠,然後才能達到一個很完美的弧形,那我覺得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就還蠻難的。

       

      標四:製作材料取得不易 匠人精神永存

      OS

      除了傳承上的困境,木材和需刷上的漆都很難取得,但林立正依舊堅持不懈,讓優美的古琴聲可以延續下去。

       

      記者 周芝彤 魏宗仁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