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所大陸高校匯聚!「大陸學生周 姐妹校博覽會」異彩紛呈,驚喜不斷

文字-A A +A

華岡融媒體記者/朱瑞暄 報導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交流中心於四月底舉辦「大陸學生周 姐妹校博覽會」活動,十九所大陸姐妹校驚豔亮相,大陸交換生通過擺台與講解,分享大陸趣味地域文化,交流來台體驗。

  本次活動共持續三天,學生可至大恩館二樓穿堂的服務台領取導覽表,參與每個高校的擺台互動後即可得到戳章,集滿當天全部印章後則得到相應點數並參與抽獎。

▲連續三天參與活動後,可得到十九個大陸學校的戳章。攝|朱瑞暄

  本次擺臺的學生皆是中國文化大學113學年的大陸交換生,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十九所大陸高校,帶來了各自家鄉與學校最有特色的零食與文創產品,同時準備了豐富的互動環節。

 例如,在南京大學的攤位上,同學參與有關南京特色小吃的美食問答就有機會得到明信片等獎品,也可以品嚐到青團、花茶等小吃。

 而在西北民族大學的攤位,同學可以憑藉抽獎和emoji猜謎等小遊戲獲得獎品,還可以品嚐到來自大陸西北地區的特產美食,比如西北甜慄、風乾烤魚和蒙古奶貝等。

▲同學參與互動後方可得到戳章。攝|朱瑞暄

 來自上海大學的交換生則準備了知識問答,同學們需要回答出有關上海的標誌建築、行政區劃等相關問題,根據難易等級獲得不同獎勵。

 具有閩台特色辦學項目的泉州師範學院的交換生帶來了刻紙遊戲,它是一項福建泉州的文化遺產,學生可刻下校徽圖案並粘貼帶走。

 同學們還可參與北京舞蹈學院的特別打卡活動,即根據教學,擺出與北京舞蹈學院校徽logo相同的水袖舞蹈姿態拍照。

 同時,大陸各地交換生分享了來台體驗。來自復旦大學的王哲博同學表示,臺灣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濃厚的人文關懷,豐富的身心障礙者友好設施便利了特殊群體的需要,他衷心祝願台灣的人文關懷能愈來愈周到。

 華東師範大學的邵鵬同學表示,他感受到了臺灣師生非常大的熱情,比如同學們積極參加了他準備的方言猜字遊戲並稱讚很有趣。

 西北民族大學的胡颯劉爽同學也表示,大陸學生周是一個很好的陸台文化交流的途徑,希望大家能通過活動更瞭解一些西北地域知識。

 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劉湲清表示,準備這次活動讓她更加瞭解了北京與自己的母校,也希望文化大學的同學們能有所收穫。

 交換生們還分享了自己在台所受到的文化衝擊。中國傳媒大學的張揚瑄表示兩岸不同的用語讓她感到新奇,『比如臺灣說「早安」,大陸說「早上好」;臺灣叫「桌球」,大陸叫「乒乓球」;臺灣稱「軟體」,大陸稱「軟件」等』。

 也有同學表示,兩岸的城市建設與她想像中不同,『原以為臺北會像北京上海一樣大廈聳立,但來了發現並不是這樣』。

 與此同時,文化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也利用本次博覽會的開展,宣傳文大第三階段赴陸交換的相關申請事宜,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能加深學生間的文化交流,為文大學生開闊視野、立足世界提供機遇。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747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十九所大陸高校匯聚!「大陸學生周 姐妹校博覽會」異彩紛呈,驚喜不斷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