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大海的聖鬥士 討海人的最高榮譽​

嵌入:
文字-A A +A

​​​​NS:​​​​領港艇航行前往船隻的過程​ 

 

​​​​標一:​高風險日常 引水人肩負重擔 

 

​​OS​:​​在航海領域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雖然擁有高薪職業的頭銜,但社會大眾往往忽視了這份工作的高風險性以及高專業的門檻,他就是處在甲板上的最高榮譽--引水人。​ 

 

​​OS​:​​由於各國船隻來到台灣,不了解台灣港口的水文、地形。因此,引水人也就是領港,會負責乘坐領港艇前往待進港的船舶,並利用引水梯登上甲板,進入駕駛室取代船長的工作內容,協助船隻安全進入港口。 
​ 

​​​​BITE(​​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秘書長 張金泉​​)​​:​​雖然說已經指定船舶在引水站的位置登輪,可是往往因為海相,或是是因為船長在接近引水站的時候,天氣情況可能會你登船的地點並不在引水站的位置,而是他的附近。​ 

 

 

​​OS​:​​在進港前需評估的條件相當複雜,除了水深、潮汐、海流和天氣外,也要了解進港船隻的各項資料包括尺寸、吃水和航行特性來確保進港的順利。​ 

 
​​​BITE(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 侯中南)​​:​​所以領港的角色並不是說台北車站一個排班計程車司機,他就是在幫船東貨主,帶領他們再評估,你這艘船來這邊的可行性跟風險性。​ 

 

​​OS​:​​航行前與駕駛員制定最佳的進港航線外,登上了外國的商船後,語言溝通也是引水人的一大挑戰。​ 

 

​​​​BITE( 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 侯中南)​​:​​講國語你聽不懂。講台語也不懂,那我講英文,你是跑國際線的嘛,你最起碼working language,英文也要稍微懂一點。​ 

 

​​OS​:​​引水人透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因此沒有底薪,依船隻大小計價,工作性質以接案的方式進行。​ 

 

​​BITE( 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 侯中南)​​:​​領港是沒有薪水的,他就是個酬勞就是說像我曾經因為救了一條船,結果腳受傷斷了,我是沒有底薪的,我可能甚至是零收入。​ 

 

​​​​標二:​高門檻高風險 保障領港作業安全 

 

​​OS​:​​引水人工作中最危險的部分就是利用引水梯登船,若不幸掉進海中生還的可能微乎其微。高所得伴隨著高門檻,台灣目前引水人僅一百位出頭,很大的因素是因為踏入該職業的門檻相當高。海事學校畢業後,需從三副一路晉升至大副,擔任大副兩年以上才能考取證書,接下來擔任船長需要三年以上的資歷才具備引水人考試的資格,考試採資格考每兩年一次,考試內容除了引水專業科目和英文,還包括60秒徒手上下攀登9公尺繩梯等體能訓練。且年齡超過50歲就無法報考,最後考上引水人後甚至要實習3個月才可以正式上任。​ 

 

​​OS​:引水人透過PSC港口國管制發現缺失也能立即通報,讓港口檢查官員能夠針對不適任的船隻要求做改善。​ 

 

​​BITE( 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 侯中南)​​:有遇到過一艘韓國的船員韓國的船,才大概半年然後我是很小心認真地,把它操得好好的,結果在靠碼頭的時候,主機全部掛掉。​ 

 

​​OS​:為保障引水人的安全,航港局舉辦一年兩次的在職訓練,針對近期曾發生的領航事故,探究事故原因並尋求安全的作法,也安排傷害防護等新知識課程,進而提升領航作業的安全。​ 

 

​​標三:海事學校為基礎 產學合作新氣象​ 

 

​​NS:​​他現在一直向右對不對,是不是越來越增加,度數越來越增加表示向右​ 

 

​​OS​:​​最初的訓練從培養海事人員的專科學校為基礎,台北海洋科技大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著學生們認識航海領域,並透過產學合作,安排業界引水人與學生進行開課和演講。​ 

 

​​BITE(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助理教授 謝忠良)​​:​​就是我們固定在校慶,或者是在系周會,或者是一些學校會安排,系上會安排一些,目前業界正在那個這些服務的這些相關的人員,包含剛剛講到的引水人,還有船長還有船副,來去做一個座談。​ 

 

​​OS​:​​台灣有這麼一群人,不論巨浪翻騰、風浪交加,二十四小時守在碼頭待命,始終肩負著守護港口的使命。​ 

 

​​​​台呼​ ​ 

 

​​「 採訪撰稿 李東則​ 

​​攝影剪輯 曾宇璿 採訪報導​ 

​​音樂來源 Zakhar Valaha Music 」​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4,840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4,556
推:
0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4,625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256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8,168
推:
3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5,657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2,880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8,502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4,156
推:
0
回應:
0

​​征服大海的聖鬥士 討海人的最高榮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40篇報導,共12,9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40篇報導

12,9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