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敬字亭裡焚燒字紙 延續崇文重教傳統

2024/04/11 17:04
3,69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敬字亭”的存在是閩南敬重文化的一種象徵,見證著泉州的文脈。據史料記載,敬字亭最早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時期已相當普遍。在閩南,歷來也有修建敬字亭的傳統,且多以磚石結構為主。設置敬字亭,是因為古時候人們有“敬惜字紙”的文化傳統理念。 

照片

道光版《晉江縣誌》記載,清康熙年間,通判徐之霖捐獻俸祿重建小山叢竹叢亭,並在右側修建了一座六角小亭,檢焚殘簡,上面寫著“敬字亭”。這或許是泉州地區關於敬字亭現存的有明確時間的文字記載。  
   古人認為,字紙其實都有“魂魄”,學子所寫之字、帶字的紙片、廢舊書本都凝聚著古聖先賢們的智慧和心血,每一張寫有文字的紙片都是神聖而富有靈性的,不能隨便褻瀆和丟棄。在科舉時代,人們又認為“敬惜字紙”是一種積德善舉,能福佑家中子孫將來文筆縱橫、科場得意。於是,凡屬字紙,哪怕是路上見到的,也要撿起來,送入敬字亭焚燒。 
   在閩南民間,提及文章字墨,一般都會和孔子扯上關係,“敬惜字紙”也成為人們表達對孔子的尊重、對儒教敬畏的一種行為。在老百姓心中,字是有靈性的,不能隨便毀棄,必須焚化讓孔子“收回去”,因此以前私塾或者讀書人家都有一個字紙簍,掛在屋裡佛像神案一側,上書“敬惜字紙”。字紙簍快滿時,就帶到專用的亭子裡集中焚燒,以示對先賢的虔誠敬重之意。閩南老一輩對文字的敬畏體現在方方面面,聽長輩提及,過去在泉州地區曾有善心人會雇請人,每日沿街拾撿廢棄字紙,再放入“敬字亭”裡焚燒。 
雖然在過去,父輩們很多都並不識字,但是他們對文字、對書本卻很是尊重,也正是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啟蒙了閩南一帶許多孩童愛惜字紙、熱愛文化的思想。
現存敬字亭稀少且大多年久失修 

照片

目前,泉州地區的敬字亭十分稀少,殘存的幾處也大多因年久失修,罕見保存完整的敬字亭,而敬字亭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據《石獅史話》描述:“愛群學校的校址,原屬一塊放荒的土地,俗稱‘死狗埔’……該土地上築有一座葫蘆形的焚燒字紙的磚爐。古時尊孔有敬惜字紙的俗例,在石獅雖沒有孔廟文昌祠之類建築,但每年都有舉行祭孔儀式,石獅僑鄉一帶的士子文人都來參加。祭孔儀式在上帝宮舉行,過後就將收拾的字紙集中在上帝宮後的焚紙爐燒毀。每年一度之儀式是定期性的,平時亦有雇人沿途撿拾字紙在爐裡焚燒。”
時過境遷,後來,寬仁敬字亭荒廢以至消失,成為了歷史的記憶。所幸,後來在其所在地創建了聞名遐邇的愛群學校,也算是崇尚文化、重視教育風氣的延續和昇華了。 
在文化重鎮晉江安海,也找到了一些關於敬字爐的蛛絲馬跡。安海霽雲殿前有一條巷子叫做聖殿巷,但在老安海人口中,更習慣稱呼它為字紙爐腳。據瞭解,因為以前這裡有一個燒字紙的爐子,人們就習慣性地將這條巷子稱為字紙爐腳。雖然霽雲殿前的敬字亭沒有遺存,但從它流傳下來的對聯:“文章須鍛煉,筆墨化煙雲”,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懷。前人勉勵後人奮發勤勉,而焚燒後的字紙化為雲煙還給上天,遺留的灰燼還要舉行隆重的送行儀式,將它們送入大海。

照片

而在泉州市區,還發現曾有多處敬字亭,如玉犀巷文昌宮、塗門街關嶽廟、勝得鋪崎頭廟、白耇廟等處均有。  敬字亭的存在告訴我們,我們曾經擁有過一個無比敬重文化的時代。它是對“敬惜字紙”外在物質形態的表達,也是一種文脈的傳承。如今,敬字亭雖然已失去了它當年的功能,但是它對於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陳嫣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