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數位落差 軟硬兼施才有辦法
【記者孔德廉/嘉義報導】
為了縮小數位落差,達成城鄉均衡發展,各部會與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措施,教育部也於民國九十六年推動數位 機會輔導中心計畫,希望提供偏鄉數位機會,並提升上網普及率;然而推廣計劃重點之一的嘉義縣因人口老化嚴重,造成家戶網路普及率為全台最低的66.8%。 但上網普及率的高低,是否代表數位學習成效的好壞,仍然有待探討。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調查顯示,都市化程度越高的縣市,民眾使用電腦越普及。嘉義縣受限於老年人口多,網路資訊的使用不到65%。教育部為縮短偏鄉數位落 差,在嘉義縣推動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由吳鳳科技大學負責執行,在全縣東石、六腳、鹿草、義竹、鹿滿、太和、石棹、隙頂、瑞里、和興、梅山、大埔、隆 興、達邦等14個鄉鎮設置數位機會中心。數位機會中心計畫專案經理邱垂正表示,數位機會中心推動各項學習及數位課程,並輔導鄉民使用嘉義縣政府提供的硬體 設備,如筆記型電腦及電腦無線上網等,希望有效提升網路使用頻率,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
數位機會中心計劃的推行,盼望縮小數位落差。
記者孔德廉/攝影
為了縮減數位落差,嘉義縣政府推行資訊課程、社區關懷、文化典藏及電子行銷4大面向工作,計畫內容包括出借筆電、打造偏鄉無線上網等硬體改善,推動數 位志工、線上課輔等相關措施,希望讓民眾透過全縣14個偏鄉數位機會中心,大幅提升資訊使用機會和資訊應用素養。與此項計畫合作的梅山國小資訊組張組長表 示,政府的數位機會計畫對國小有相當地幫助,希望計畫能夠持續推行,讓梅山鄉的數位落差越來越小。除了梅山鄉的順利推動,數位機會中心也期望在其它13個 鄉鎮達到相同成效。
數位落差的統計普遍以上網率作為統計標準,是否能真正透過上網比率作為數位落差高低的判斷,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 事長管中祥指出,以梅山鄉的小朋友為例,每周上網時數16小時,有些學童更高達30小時;這些小朋友多是隔代教養,使用時大多是藉由網路尋求娛樂,缺乏善 用網路的概念。除了提供完善的硬體設備外,教導學童利用網路搜尋資料,豐富自身資訊知識,才是縮小數位落差的重點。
嘉義縣政府雖然提供了硬體上的改善,也開設許多相關軟體使用課程,但民眾對於網路及資訊的概念仍需進一步加強,如何教育網路使用者培養出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正確使用網路上獲得的知識,才是更迫切的問題,如此偏鄉與城市間的數位落差才能有效地縮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