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演員、導演、 監製、發行人、劇本
觀眾、演員、導演、 監製、發行人、劇本
剛剛看了HBO 第六感生死緣,不知是第幾次了,又注意到一句台詞;從事新聞事業【報導新聞是特權也是責任】。和我這不是專業的公民記者十七年來的方向不謀而合。
我極少在 Peopo上作新聞報導,因為公民記者沒有商業記者背後龐大的資訊和靠山,很難有機會取得他們賴以維生的所謂【獨家】。老是和大家一樣,電視上整天發表類似的新聞,對我來說無趣可言。我的個人主觀的非專業評論倒是滿【獨家】的。我的感覺,身為記者是痛苦的,就像Joe Black 的感情那般。
今天很巧的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很傑出的年輕主播,我算是知道他卻不算認識他,他來到銘傳大學,教導有志傳播的大一同學時說:
【觀察但不涉入,要有說真話的勇氣。】
————by 壹電視主播廖士翔
遠的要命的銘傳H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347874211982780&set=pcb.5347884105…
這位主播學有專精,從事新聞事業 15 年。我是公民記者,一無所長,在Peopo 上耕耘了17 年。就讓這32年的總和,一起來交換意見,相互學習。
一)【要有說真話的勇氣】
這絕對是媒體人的靈魂,否則和臉書上一頁式廣告叫賣商品的網紅沒多大差別。
例如李惠仁導演, 寧可放棄工作也非表達態度不可。
否則, 記者會變成薪水的傳聲筒。
二) 至於【觀察但不涉入】
一旦你觀察久了、深入了又有感覺,你已經早就涉入了。
朱淑娟就是這樣勇敢離職,成為可敬的獨立媒體人。他因為深入卻不能涉入,所以他笑著離開了。
三) 觀察但不涉入,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人生不過是個觀眾而已。你遲早也會離開。
觀眾、演員、導演、 監製、發行人、劇本,任何一個身分都是自由的選擇,有選擇的自由卻又沒有干涉他人的權利, 無論你有多大的才華,台灣的媒體事業和文官體制一樣, 只適合【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感覺有志難伸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趁著青春還在前面等你。除非你能離開鎂光燈變成行政管理階層,步步高升直到演員、導演、 監製、發行人、劇本,都歸你管的時候, 你卻又只能管大事不能管這些小事。因為每個小事的部門都有他的主管。
林照真老師說
【道德判斷是結果而非新聞動機,記者並不以改變人的道德觀為工作預設。】,【不要問自己何時停止發抖,記者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寫出讓採訪對象 (特別指有錢有權者) 發抖的文章來。】
感謝台灣的民主化,讓人民可以說真話、說該說的話。不讓人民說真話的政權所統制的土地和人民沒有資格稱為國家。
林照真老師又說,記者永遠是鎂光燈外的旁觀者。
我們能旁觀多久? 我們該旁觀多久?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24-04-04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