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烏鴉相伴 皇太極開創盛世

文字-A A +A

一六二六年十月廿日,卅五歲的皇太極繼位為後金大汗,改隔年為天聰元年,帶領後金進入新的階段。

一六二六年十月廿日,卅五歲的皇太極繼位為後金大汗,改隔年為天聰元年,帶領後金進入新的階段。

皇太極為努爾哈赤第八子,生於明萬曆廿年(一五九二年)。據載,努爾哈赤死前沒有指定繼位者,皇太極繼位後,引來人們產生對於他名字穿鑿附會的說法。究竟皇太極的名字,是否藏著努爾哈赤沒有說出的秘密?關於皇太極的名字,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稱法:黃臺吉、紅歹是、弘他時等,大多為同音異譯滿州文,滿文中的hong taiji是借自蒙古語的「臺吉」,為蒙古貴族的一種稱號;蒙古語的「臺吉」,則出自漢語「太子」一詞。據清官方所載,皇太極是努爾哈赤一時興起所取的名字,其中並無隱藏皇儲秘密。皇太極的名字,與後來他繼位為天子之間的關聯,都是上天預先安排好的巧合。

相傳,皇太極出生時,有一群烏鴉飛旋於屋頂上,久不離去,努爾哈赤不知其吉凶便向巫師問卜。巫師表示,烏鴉是葉赫那拉氏(皇太極母親)的尊貴之物,此乃大貴之兆。但烏鴉在中原本非吉祥的象徵,因此是吉是凶很難定論。

關於這個傳說還有後續發展。深得努爾哈赤所愛的葉赫那拉氏,生下皇太極不久後離世,努爾哈赤悲痛之餘,遷怒不讓葉氏臨死前見娘親一面的葉赫那拉部落,便一舉發兵消滅部族。葉赫那拉首領在臨死前大呼:「我們葉赫那拉部落就算只剩一個女人,都要這個仇。」二百多年後此言應驗了:葉赫那拉氏蘭兒被咸豐帝選為貴人,日後就成為斷送大清江山的慈禧太后。

除了出生時烏鴉盤旋於屋頂上,皇太極與烏鴉的緣分不止於此。皇太極繼位後第三年,親率十萬大軍直撲明朝首都北京,與明軍追逐至蒙古沙漠。當時皇太極身邊的人多已戰死,見明軍追趕將至,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皇太極索性下馬躺在地上不掙扎。此時,突然有一大群烏鴉舖天蓋地而來,將他團團圍住,遠處的明軍見狀,以為皇太極已被烏鴉分食而死,便班師回朝。皇太極因此躲過一劫,回朝後便立刻下令將烏鴉列為神聖之物,從今不准捕殺。

皇太極是歷史上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他帶領後金從原始社會走向農業文明,也建立了清朝。前台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所長陳捷先教授在《皇太極寫真》一書中提到,皇太極在政治、軍事、經濟的影響之高大,不比秦始皇、漢武帝或唐太宗等名君遜色。在發展君主集權、製造火炮、包容滿漢文化等方面,皇太極都有很好的成績。

資料編輯:吳硯文

參考書目:

文釗、陳娟(2002),《興衰成敗帝王錄》,台北:笙易

陳捷先(2004),《皇太極寫真》,台北:遠流

喬繼堂等(1996),《中國皇帝全傳》,北京:工商

丁毅華、趙國華(1997),《中國帝王百傳˙開國帝王》,武漢:長江文藝

覃東(2004),《大清帝國》,北京:世界知識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02

政大大學報

加入時間: 2007.05.02
1,640則報導
707則影音
23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28

小黃齊聚凱道 抗議新法規過於嚴苛

2023-12-22
瀏覽:
12,017
推:
1
回應:
0
2:39

流浪狗化身心輔犬 助弱勢發展人際關係

2023-12-18
瀏覽:
31,283
推:
2
回應:
0
2:57

青年辦《鬆勢三日節》 重現社頭織襪魅力

2023-12-18
瀏覽:
19,888
推:
1
回應:
0
2:59

動社領百人上凱道 盼廢除格子籠飼養

2023-12-08
瀏覽:
12,596
推:
17
回應:
0
2:52

印度移工擬來台 民團抗議倉促決策

2023-12-08
瀏覽:
31,977
推:
5
回應:
0
2:53

重機族交通部抗議 爭上國道停機車格

2023-12-04
瀏覽:
4,286
推:
0
回應:
0
2:58

餐旅業需求回升 望中高齡者補人力缺口

2023-12-04
瀏覽:
3,450
推:
1
回應:
0
2:52

人猴共好日 籲民眾理解獼猴促成共生

2023-11-27
瀏覽:
9,469
推:
4
回應:
0
2:59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2023-11-27
瀏覽:
3,610
推:
0
回應:
0
2:55

各方神偶齊聚士林 創新呈現陣頭之美

2023-11-21
瀏覽:
5,796
推:
1
回應:
0

【歷史人物】烏鴉相伴 皇太極開創盛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94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94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