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記者黃芷薰、盧姿妤/臺北市報導】在熱鬧的西門商圈巷弄中,有一家近50年歷史的日新西服,店中牆面掛滿各式的西服與襯衫,第二代訂製師劉麗萍熟練地使用著老舊的縫紉機,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每當顧客進店,劉麗萍就馬上起身為顧客提供服務,從詢問想要的西服款式到用皮尺替顧客量身、填寫數據。從業40年來,他堅持手工製作西服,希望提供給顧客精緻、品質好的服裝。
↑日新西服第二代訂做師劉麗萍,14歲為幫父母分擔進入紡織業,直至今日已有40多年。攝影 /黃芷薰
日新西服第一代訂製師劉富雄的父母在嘉義務農,原本要接手家中工作的劉富雄因身型較為瘦小,因此在他18歲時,媽媽便建議他到台北找親戚學做手工西裝、當學徒,那時的手工西裝比現在的精細許多,領片、袖子、下擺全部都是純手工製作,在細心製作過一件件純手工西裝後,劉富雄決定出來開店自己當老闆。劉富雄30歲時,正好是台灣社會風氣勤儉的1970年代,那時的人們多傾向將衣服送去修改再繼續穿,因此他決定成立日新西服,主要以替顧客修改衣服為主;因店面位置鄰近總統府,時常會遇到一些憲兵大隊、軍人來改衣服,這讓他看到了制服、軍服的市場,加上後來逐漸有軍人及學校來詢問能否訂製制服,因此日新西服從那時就開始替顧客訂製衣服至今。
劉富雄退休後,日新西服由女兒劉麗萍接手,當初劉麗萍因看到父親工作辛苦,時常忙碌到深夜,隔天一早又再度出門工作,店內的訂單也越來越多,因此他14歲就踏入這行,幫忙家中產業;高中時他選擇就讀夜間部的服裝設計科,白天在日新西服工作,晚上去學校學習,至今已經在紡織業服務了約40年的時光。
細心了解客戶需求 製作量身訂製的西裝
客人進店時,劉麗萍會先詢問他們想要的布料及預算程度,例如布料有分有彈性及無彈性的,有彈性的製作出來就會較貼身;接著,他會提供不同款式的西裝照片供顧客挑選,了解顧客大致的需求後便開始替他們量身,以要製作一整套女生的西裝來說,依序會量肩寬、袖長、背長、胸圍、腰身、臀圍以及裙長,劉麗萍說:「若是想要穿裙子起來端莊一點,我會建議做到膝上三指的長度,若身高矮一點,想要比例看起來更好,就可以做到膝上五公分。」量身完確認尺寸後,就可以開始製作。
一件西裝主要有面料、襯墊、內裡、墊肩。製作的第一步是選擇西裝布料,因平織布空隙結構緊密,故可以用於製作西裝,但針織布材質的布料,如:運動服,因空隙大、彈性太好,故不適合用來製作西裝;布料材質會根據顧客需求來選擇,例如:想要西裝材質硬挺,可以選擇聚酯纖維高的布料,若是想要有點彈性的,可以選擇萊卡材質的布料,想要飄逸型的西裝,就可以選擇水洗絲、亞麻布等絲質布料,無論哪種材質,西裝前面都會加上襯墊幫助西裝維持基本的型,不會軟塌。
接著會交給專門負責裁剪的師傅,在布料上根據顧客身形用粉筆與尺繪製西裝的形狀,像是用碼尺量布的大小、彎尺畫腰身部分、角尺負責確保布料左右兩邊對稱、小尺畫口袋這種細節部位的位置;畫完並裁剪好布料後,送到負責接合布料的師傅那邊做接合與製作,此時要先將襯墊與前片面料用高溫大熨斗黏合,接著縫製前片的口袋,再把肩膀、腰身、袖子接合,加上內裡後把兩側暗袋縫製上去,全部接合完後再縫製下擺,製作完就可以送去給整燙師傅整燙平整,最後才會送到日新西服店面將衣服交給顧客。
↑第二代訂製師劉麗萍幫客人量身。攝影/黃芷薰
劉麗萍說:「裁剪是一個,接合是一個,整燙是一個,每個步驟都完成了才會送回店裡。」日新西服店面小,而在製作時會使用到的機器體積很大,例如剪裁用的桌子放入店中,店面基本就沒空間做其他工作,因此師傅們都不是在店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一般成衣廠有「打版」這個步驟,師傅們在做衣服時都是直接在布上畫出形狀就直接裁剪,所以每個客人的衣服都是客製化,按照他們的尺寸一件一件裁出來的。
合適的收納洗滌 西裝就能使用長久
西裝交給顧客後,也需要好好保存才能穿得久。劉麗萍建議平時掛在衣櫃中,家中最好要開著除濕器,避免過於潮濕導致西裝發霉;同時,劉麗萍也建議民眾使用專門的西裝衣架掛西裝,因衣架兩側較寬,有做出像是人體肩膀的弧度,符合人體工學,因此能夠很好的維持西裝墊肩的形狀。劉麗萍說:「現在常見的LED燈、省電燈泡的黃色燈光,在長時間照射下都有可能傷害到西裝的質料。」因此他建議在西裝外套上黑色防塵袋,除了阻擋灰塵,更大的用處是避免西裝長時間照到更衣室的燈光導致褪色,影響西裝品質。
↑符合人體工學的衣架。攝影/黃芷薰
↑日新西服防塵套。攝影 /黃芷薰
此外,有些人會選擇自己清洗西裝,但因西裝下水後,內部的襯墊會軟化,與面料本來黏合的部位也會分離,因此必須在還有黏性時用高溫熨燙的方式迅速黏合,否則這件西裝將無法變回原樣,嚴重一點可能面料與襯墊中間會有氣泡產生,導致西裝整件損壞,但因大部分人不會熨燙西裝,因此劉麗萍建議西裝若是要洗滌一定要送專業乾洗店處理,才能延長西裝的使用壽命。
注重衣服細緻度 40年來堅持手作
劉麗萍說:「我覺得手作的衣服會比外面賣的工廠成衣細緻很多。」快速生產的成衣容易出現一些小問題,如口袋破洞或褲腳未縫好,雖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時常給使用者帶來不便。有許多顧客會與劉麗萍分享他們在別的地方新買的成衣有破洞、瑕疵,相較之下,日新西服手工製作的衣服的車線、剪裁都較為細緻。對於劉麗萍來說,衣服品質是他最注重的,他不希望給顧客有瑕疵的商品,因此至今都一直堅持手作。
↑第二代訂製師劉麗萍堅持父親創業初心手作西服,維持衣服品質。攝影/黃芷薰
然而,每當顧客需訂製新衣服,劉麗萍就得蹲下替他們量身,一天下來可能需要蹲下好幾十次,長久下來也對他的膝蓋造成職業傷害,開始出現疼痛感;平時在替顧客進行簡單的整燙與修補衣服時也需要長時間的使用剪刀與熨斗,時間久了手就會痠痛,因此需要經常去推拿,以緩解手臂的不適感。
老師傅退休 訂單數量受限
日新西服開業至今,每個分工都有專門的老師傅負責,極盛時期光裁剪的師傅就有8位、做西裝的5位、做裙子的7位、做褲子的10位、做襯衫的10位、做背心的3位;但近幾年開始有一些老師傅準備退休,逐漸面臨沒有人接手的困境,雖然來應徵的年輕人有許多都能夠完整的製作出一件西裝,但劉富雄對師傅的工底要求很高,希望請到對某個部位非常專精的師傅,例如:專做裙子、專做襯衫的。因為他認為專精的師傅才能製作出品質好的衣服,因此在挑選師傅時劉富雄特別嚴格。
劉麗萍說:「曾經有用網路宣傳,但因現在師傅變少了,因此沒辦法消化這麼多的訂單。」目前日新西服的訂單多以訂做公司行號、銀行、餐廳的制服為主,特別的訂單就較少接單,如布袋戲戲服,因戲服做工要求華麗,如:為了讓肩膀部位立體,故要特別用輕薄的硬鐵片做出效果;想要戲服有層次感,就得用底層布料堆疊加厚上層,這些細節在製作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加上現在許多師傅退休,因此能接的訂單有限。至於未來的規劃,劉麗萍表示,若有新師傅加入、人手充足,就會繼續網路宣傳,但以目前日新西服的人手狀況來說,可能會一樣以接單餐飲業制服為主,直到自己退休。劉麗萍說:「做這行是我的興趣,加上這種手工訂製西裝的店家越來越少,如果能夠找到人來接手,我當然希望這間店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採訪側記:
經過此次採訪,發現大眾對西服的需求遠比我想像的多很多,當天去採訪時,一直有客人進來要訂做衣服、修改衣服,看到這個場景,其實很開心在現在這個快時尚的年代,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找傳統手作縫製衣服的店做衣服、買衣服,不會只使用工廠機械化生產的成衣,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件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