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近代建築觀念的交流與融合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目前華語學術界大多將鴉片戰爭作為政治、外交歷史上的現代時期,而建築界也因此將西方建築在中國土地上興建落成的時間作為現代的開端。同樣的,絕大部分的論述也將中國文化圈的建築現代化過程視為由西方單方面輸入新材料、新技術、新觀念為主流。雖然,梁思成在其著述中指出:這些建築物之設計者大抵為匠商之流,對於其自身古典建築文化的掌握尚有不足;也因此,西方建築的輸入先為其渣粕,而後專業建築師方將中國境內的租借地建設為東方巴黎、東方莫斯科等西式都會。然而,洋行、領事館以及教堂等在絕大部分論述及一般觀念中已接受為西方建築現代文化輸入的象徵,也成為建築現代化的開端。也由這點開始,不論東西方學術界,大多持著較為先進的建築思維理當由西方輸入東方的想法,尤其是後來的現代建築運動,這運動的源頭已為學術界化為完全的西方緣起,其背景則溯至中世紀時期,但卻忽略了東方對西方的影響。

目前,福爾摩沙的學術界中,成大建築系教授孫全文及其學生為少數曾對東方建築文化影響歐陸現代建築運動的歷史作過一翻研究的學者。當孫教授留學德國期間,李承寬仍在德國執業,也因此發掘出李承寬的漢學涵養以及對中國古典城市規劃及建築的知識再二次大戰即將結束之時對德國建築師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1893-1962)未來建築觀念的遠大影響。也因此開啟了有機派建築的各種嚐試。
在更早之前,當世界各地建築思潮為大量使用古典建築語彙的折衷主義建築所主導之時,一位日本建築師
吉田?郎Yoshida Tetsuro, 1894-1956

待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7.23

blueJay

加入時間: 2007.07.23
2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層層疊疊羅馬成

2008-02-26
瀏覽:
1,756
推:
0
回應:
1

筆記:近代建築觀念的交流與融合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218篇報導,共12,94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218篇報導

12,94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