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城好山水、永續護生態

嵌入:
文字-A A +A

內城生態學校-賴志政

那歡迎來到這個內城生態學校
大家可以看到名稱
內城是地名
生態是我們的理念
學校是我們想要傳達的這個方式
這樣的一個地方
你可以看到我們這邊剛好是三面環山
雖然我們這邊有很多的水資源
生態部分
那對於我們自己來講
內城生態學校
它不單純只是在這個空間裡面做
而是他會透過周邊的這樣所有的場域
包括周邊的田區來做任何的一個活動
甚至這邊三面環山
過後的這個山林裡面
我們都可以帶山
帶小朋友
或者帶這邊的這個遊客來提的部分
可以走到山林裡面去看看這樣的山林

內城生態學校-賴志政

那大家知道
在民間信仰裡面
在這個大樹公下面都會這個廟啊
然後也就是這個
他們有個這個讓小孩子都來這邊
那所以在這個廟裡面
你可以看到很多
現在都還有很多新的舊的好
就是給這個大樹公當這個
這個乾兒子啊
是拿來這邊保佑他平安的
這樣的一個儀式的存在
這樣子好
所以這邊還是一個民間信仰
跟民間的一個地方
這樣子對
那大家可以看到
其實你可以往樹上看
包括很多這個其他附近的植物
跟這個生態系非常豐富哦
在這棵樹裡面
這樣子好
大家可以拍一下這棵大樹公

內城生態學校-賴志政

那內城的田叫做破布田
它就它的田區
就是一塊一塊被拼起來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
像這一塊田或是那裡的田
都是被拼起來的概念
那這個田就沒有價值
為什麼沒有價值呢
因為你沒有鄰路或鄰水的田
就是根本沒有什麼價值
因為你你要灌溉的時候
你就必須靠別人才能來做灌溉
當講的時候
大家就想說啊
這個議題一定有人提過啊
想要做重劃嗎
因為重劃就是一格一格的
你一定可以鄰路或鄰水
聽說這個議題
已經被提過第三次了
可是這時候居民就有開始一些共識
就覺得啊
好像我只要變的
鄰路、鄰水 或是重劃過後
我這樣的土地當然會更有價值沒錯
但更有價值的過程中就會開始有
慢慢的就像種房子
開始做農舍的開發這件事情
大家覺得內城還是把保持原有的
這樣的原始的農村的樣貌
生態的樣貌才是他們想要被保持住的

宜蘭社區大學 講師-林琨堯
就是我們有感受到呃
農地一直被買走
然後被蓋的農舍加工是農具間
然後水泥種到農地上
我們內心是非常痛的啊
你想啊如果在耕作旁邊
就忽然間過兩天
開始水泥開始廢土倒進來
土倒進來
然後填平
然後開始蓋房子
那你會覺得啊
又少了一塊地
我坦白講
我很難對人民做什麼呼籲
因為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國家
你們想幹嘛就幹嘛
但是我希望政府能夠嚴守他的法規
所以這個就是我只能說
政府如果不動手
我想地方政府很難做

遊客-簡俊來
今天來這裡
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這裡的環境
你看不管是山啊溪水
還有那個水鳥之類的啊
這個就代表這裡的環境非常的好啊
非常的好
然後水鳥才會在這裡
就說變成為能夠在這裡棲息
所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環境
來這裡就感覺非常的舒服

感謝
公民記者 dov
公民記者 宅媽
畫面提供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3

加入時間: 2013.08.21

小羅叔叔

加入時間: 2013.08.21
16則報導
16則影音
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03

拍電影陪伴失智、看電影了解失智

2024-10-09
瀏覽:
3,867
推:
34
回應:
0
5:24

寶島歌王-文夏故事館

2023-09-18
瀏覽:
32,195
推:
67
回應:
0
4:00

改變 從一籃菜開始

2022-10-06
瀏覽:
3,725
推:
69
回應:
0
5:50

大屯社大說分享 霧峰林家說歷史

2022-09-23
瀏覽:
4,434
推:
88
回應:
0
5:41

社區領航、三代同堂

2022-08-23
瀏覽:
3,608
推:
39
回應:
0
6:06

柴山.猴.小孩

2022-03-22
瀏覽:
4,800
推:
152
回應:
0
3:03

居護有愛 李芯如 護理師

2020-02-29
瀏覽:
3,648
推:
391
回應:
0
9:50

獨書人的書店人生

2017-11-05
瀏覽:
7,894
推:
143
回應:
2
3:22

同興.同心 再創復興

2016-08-22
瀏覽:
5,067
推:
306
回應:
1
2:27

成年戴冠 也戴起夢想

2015-11-23
瀏覽:
3,300
推:
21
回應:
0

內城好山水、永續護生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776篇報導,共13,18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776篇報導

13,18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