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姬敏凝聚原青回饋部落

2010/12/17 13:38
2,73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記者謝玉音、蘇育賢/南華大學報導】南華大學就讀原住民學生比例極高,本學期全校共有八十一位原住民學子。本身是泰雅族、就讀旅遊系四年級沈亦亭─姬敏‧烏杜夫,為了在校內推動文化交流,本學期重新沿用停擺許久的「原住民青年社」,並於本月成功舉辦原住民服裝走秀活動。

  

 恢復原青社構想,來自於校長陳淼勝提議舉辦原住民服裝走秀活動。在姬敏大力奔走下,成功召集了十八位原住民,包括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魯凱族、達悟族,這些族群的同學讓整場活動順利進行,並深獲好評,從而堅定了姬敏的信念。

  

 姬敏發現,近年來有許多原住民同胞,雖然到平地求學,但已經逐漸脫離部落生活,多半也已經移居都市,因此可能遺忘,或者對自身部落的文化故事不甚熟悉。姬敏表示,從小就深受父親影響,擁有濃厚的民族意識,父親提醒她必須熟識自身族群的相關文化,並且不能忘記原本的根。

  

 在父親的教導下,姬敏希望能夠藉由原青社讓許多在都市生長的原住民,透過彼此間的交流,讓大家多認識彼此,也認識其他不同族群的文化,讓大家體會重回家鄉的那種親切溫暖,就像是原住民在南華大學的第二個家。除此,對於原住民文化深感興趣的非原住民同學,姬敏也歡迎加入,以增進交流。

  

 姬敏入學時就加入了籃球校隊,並且在大二接下校隊隊長,此後更加忙碌。然而在忙碌之餘,姬敏走在校園若是遇見同是原住民同學,都會殷切上前詢問:「你是哪一族的啊?」,藉由打招呼方式聊天認識,變成朋友,藉此為未來創社的理念打下基石。

  

 姬敏表示,目前只能依靠電話互相聯繫,但成效不彰,此種方式也曾被誤當詐騙集團;再者,多數同學也因為不清楚原青社的實質意義而進展有限。因此,姬敏希望藉著原先召集而來的社員,共同拉攏校內原住民同學加入,卻苦於無法抽出適當時間,將大家聚集,一同開會討論社團事宜。

  

 未來在社課方面,姬敏希望走文化路線,希望社員間彼此分享自身族群獨特的音樂、服飾、圖騰、手工藝和語言交流,讓大家能夠有一種生活在大部落的感覺,也希望藉由組成表演團體接洽各種表演活動,目前已有外商預先邀請他們明年七月時前往嘉義博物館表演。姬敏也希望藉由對外表演活動,凝聚原住民同學向心力,互相學習各族間的特質與文化,傳承與延續原住民文化。

  

 雖然社團尚未正式成立,身為總召的姬敏早已擬訂了初步目標。首先,她希望校內原住民同學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加入。再者,希望大家入社後每個月都能夠學習不同族群文化,增進彼此交流。另外,每個學期至少前往兩個部落關懷幫助需要同胞,並積極爭取機會對外參與演出。同時,姬敏也鼓勵原住民同學考取原住民語言相關證照,不僅對未來升學有加分作用,而且證照功效是永久的,對將來在職場發展有相當大優勢。

  

 在宣傳方面,目前主要依靠原社員認識的原住民同學,共同募集校內的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前來參與。姬敏也期望,未來在校內能夠擁有一個原青社專屬空間或教室,展示原住民圖騰和手工藝,讓大家經過就能知道原青社的存在,並計劃舉辦各項活動。例如以舞蹈為開端,做為最好的交流方式,因為舞蹈沒有排他性,最能夠帶動氣氛,也藉此引起非原住民同學興趣。

  

 姬敏也表示,她目前只是總召,當社團成立後會馬上選出社長。她的目的是將大家聚集,把原青社建立起來,讓大家在這裡有種熟悉、溫暖的感覺,剩下的就靠大家一起去維持經營,讓它延續下去,也讓更多人看見它。

  

 姬敏預計在校隊比賽結束後,相約社員聚餐凝聚感情,並希望能在十二月中旬左右完成創社。她也誠摯邀請原住民同學和非原住民同學能共襄盛舉,落實原住民價值與永久流傳的意義,也希望這股精神能夠延續下去,回饋部落。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