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記者 孫曉瑜、吳翊翎/台中報導】
臺灣漆藝在日治時期,山中公來臺開辦製造所和學校開始,在臺灣扎根,台中漆藝三大家族中的陳火慶也拜他為師,致力保存和推廣漆藝。陳玉嘉老師為陳家第三代傳承人,從小耳濡目染對漆藝相對熟悉,因為父親和爺爺都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在推廣漆藝、研磨技術,加上父親隨著年紀漸長,仍有許多課要上,讓原本沒有踏入漆藝這一行的陳玉嘉於民國100年毅然決定踏入漆藝之路,精進並推廣。陳玉嘉也表示,漆藝是一項相當繁雜的工藝,他跟著父親做了十幾年,才終於有一些頭緒。
陳玉嘉會在工作室做教學,圖為老師正在製作漆畫,作工相當精細,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力和耐心。(攝影/吳翊翎)
漆藝的原料在臺灣不好取得,因為臺灣並沒有漆樹,當初有試著栽種過,然而在921大地震時,造成了走山,所以原料會透過中國或日本取得,相對的漆就會比較昂貴。而不管是漆畫或是漆器,都會用到很多裝飾品:例如貝殼、金箔,這些裝飾品也都不容易取得,價錢就會較高;陳玉嘉說漆器最重要的就是要等它乾,這樣才可以進行後續的動作,故天氣尤為重要;漆需要在潮濕的環境下,乾得比較快,而下雨天就是最適合做漆的日子,因為漆這個塗料需要水分讓他產生化學變化,讓漆乾的是水蒸氣,並不是溫度,所以在潮濕的環境等漆藝乾,製作時間就會大幅減少。
陳玉嘉說每一件漆的作品都耗費很多時間和心力。圖為漆畫《秋菊夜草》。(圖片提供:陳玉嘉)
而陳玉嘉不只在工作室努力推廣,也與父親一起在五權社區大學做教學,陳玉嘉教課的同時,也發現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漆器,學員對漆器很有興趣:像是碗盤或是餐具,因為跟漆畫相比,這些東西較為實用,越來越多學生提出想學習製作漆器;漆藝是相當繁雜和費時的工藝,所以都需要有耐心和專注力,陳玉嘉說社大的學員都相當認真,當步驟較複雜的時候,會有班長負責記錄步驟,學員回家後也會看影片複習,只要去上課的學員都相當認真,甚至會從基礎班跟到進階班,看到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漆藝,陳玉嘉甚感欣慰,往後也會繼續努力讓更多人看見漆藝,把手藝傳承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