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義興甜粿 與“塘頭甜粿店”
(陳嫣蘭/文 李榮鑫/圖)許多旅外友人都愛購買石獅義興甜粿,並稱吃了很多其他家的甜粿,總覺得沒有這老字號的美味。於是特意去瞭解石獅義興甜粿的歷史,不想,其背後還有一樁典故。
相傳,明朝年間,石獅塘頭村一個叫王義興的農民,租著幾畝薄田種地,妻子巧英在村裡一家粿炊店當雜工。夫妻勤勤懇懇,日子不富裕卻也幸福。不料卻遇上大旱災,莊稼無收,村裡不少人往南洋逃荒。王義興想:與其這樣活活餓死,還不如到南洋闖闖。
可是到南洋可不能說走就走,要船費,還要伙食費。王義興哪有這許多錢銀。幸好其老丈人賣了兩間草房,才湊足錢銀,交上船費。但伙食費沒有著落,王義興只好向姑母、姨媽求借。俗話說,窮人無富親。王義興的姑母、姨媽也是窮苦人家,這災荒年頭,哪有錢銀幫助他。閩南有個習俗,凡是親人到南洋,親戚朋友要送面線、雞蛋、大公雞,叫“送順風”。王義興的姑母、姨媽沒有錢“送順風”,於是一個送來糯米,一個送來蔗糖。妻子巧英只好用姑母送來的糯米、姨媽送來的蔗糖,蒸起糕粿來。俗話說“有發酵的做糕,沒發酵的做粿”。巧英的糯米漿沒有發酵起來,蒸成的自然是平坦坦的粿了。意外的是,這個粿又甜又軟,倒也好吃,便稱為“甜粿”。於是,王義興帶著妻子做的“甜粿”上船過番。
好在船家也是個好人。他見王義興沒錢交伙食費,就答應讓他自己帶乾糧上船。那時乘大帆船到呂宋要二十天左右。王義興乘坐的船駛了十多天,眼看呂宋就要到了。突然,遇上大風暴,船被風浪打到一個荒島上,船板裂開一個大口子,艙中淡水全漏光。船上的人到島上避風浪,可是風暴一連刮了四五天,沒有淡水做飯,大家餓得站不住腳。王義興見狀,就把自己剩下的“甜粿”一塊塊分給他們。風浪平息後,修好的船繼續航行。又過了兩天,一船人終於到達目的地。大家都說,是王義興的“甜粿”救了一船人。王義興到了呂宋後想,出洋過番、漂洋過海這樣艱難,如果能做出一種好糕粿,十天半月都不會變質,帶到船上做乾糧,就是遇到風浪,船上不能生火做飯,也不會餓肚子!於是,他在呂宋做了兩年工,積累一些錢後就回家了。王義興回家後,把巧英做的甜粿加以改進,製成香噴噴、甜絲絲、軟滋滋的甜粿。華僑們把甜粿帶到東南亞各國去,海上航行大半個月,不黴不硬,仍然保持原來的風味。
石獅甜粿享譽海內外。菲律賓馬尼拉華人區就有聞名的“塘頭甜粿店”。直到現在,義興甜粿還蓋著石獅子和“義興號”的印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