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辭職到農業冒險 探索職業轉型的勇敢決定與農業的魅力
記者詹佳頴 / 台南採訪報導
在現代,隨著人們在城市生活步調越來越快,大多數人也都選擇了辦公室工作,農業工作逐漸被忽視。然而,原本從事科技業的詹勝凱卻在四十出頭的年紀做出驚人的決定,辭去公司職務並一心投入農業,他種植蘆筍、養蜂,並成功賣出他的蜂蜜,甚至參加農業比賽,並贏得了一些名次。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農業工作的價值和魅力,還有一個人在面對生活中的改變時做出堅定決定的態度。
詹勝凱,台南人,原本在科技公司上班,產業類別是鋁合金材料製造供應商,他擔任課長一職務。當初為了緩解職場壓力而從事休閒養蜂,不過當時只有養少量的蜂,但後來蜂群越養越多加上對職場產生倦怠,因此進而專職養蜂並開啟從事農業這條路。
初期養蜂照片。 (圖片提供:詹勝凱)
除了養蜂以外,詹勝凱還種植了高麗菜、蘆筍、辣椒、芝麻等農作物,不過還是以養蜂及蘆筍為主要核心。這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養蜂的飼養環境越來越差、適蜂場很難尋找到,畢竟棲息地喪失和農藥使用都會對蜜蜂及其他野生昆蟲造成影響,包括花粉源和生態平衡也會受到威脅。蘆筍種植則是遇到人手不足、極端氣候的影響,因為蘆筍需要定期照顧和手工收穫,相對辛苦和耗時。加上蘆筍生長季節通常較短,一年只有幾個月,這導致需要大量農業工人在短時間內完成種植和收穫工作,勞動強度高,所以較難吸引穩定的工人隊伍。
氣候也是一大難題,蘆筍和蜜蜂都需要足夠的水分來生存,若降雨不足可能導致花卉枯萎,減少了蜜蜂的食物來源;颱風則是直接對蘆筍和蜜蜂造成直接損害,像是摧毀作物、影響蜜蜂的巢穴等。
詹勝凱參加農藥噴灑、栽種及其他相關課程。 (圖片提供:詹勝凱)
詹勝凱所種植的芝麻、辣椒、高麗菜(由左至右)。(圖片提供:詹勝凱)
至於為何選擇蘆筍栽種,詹勝凱表示是因為蘆筍向來價格很好,比起其他普遍又好栽種的蔬菜,種蘆筍有更好的收益。但為了保持蘆筍品質和防止發芽,會選擇在凌晨溫度較低的時候收割,保持優質質地並減少水分流失和阻止蘆筍的嫩芽在白天陽光曝曬下迅速生長,進而導致蘆筍變得更粗、質地較差。
而詹勝凱還有提到從事農業需要具備刻苦耐勞、長期接受風吹日曬雨淋的條件,不但要在大太陽底下進行犁地、灌溉、種植、收割、鋤草等動作,還可能需要長時間等待收成或銷售才能實現回報。此外,還要承擔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為農業受天氣、氣候變化、害蟲、疾病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會對農作物和家畜造成損害,甚至需要長時間修復損失,因此需要刻苦耐勞。
凌晨進行蘆筍巡視及採收。 (圖片提供:詹勝凱)
翻土專用的機器(翻土機)。 (圖片提供:詹勝凱)
對於詹勝凱來說,一開始利用休閒時間來養蜂是為了紓解職場壓力,到後期想法則轉變成想讓家人嚐到純正的臺灣蜂蜜。他選擇飼養的蜜蜂有中華蜂,俗稱野蜂以及義大利蜂,這兩種蜜蜂各有自己的特色及優勢,中華蜂生產的蜂蜜口感較有獨特風味且多層次,食用上比較不膩,這使它成為一種受歡迎的蜂蜜品種;義大利蜂則具有高產量,有助於維持生計,在商業蜂蜜生產中更具吸引力。
左為中華蜂,身體較長;右為義大利蜂,身體較圓潤。 (圖片提供:詹勝凱)
蜂蜜採集的步驟也很繁瑣,要先護穿著完整防護裝備,有防護衣、養蜂帽、護目鏡等等,再來取出蜂巢片,將蜂巢片上的蜜蜂抖落,並沿著蜂巢片刮下蜂蠟,把蜂蠟放進離心機中,由離心機協助將蜂蜜散出,並取出蜂蜜,最後過濾並裝罐。詹勝凱提到,各花蜜收成季節是視花期而定,不同類型的植物開花的時間各不相同,因此蜜蜂可以從不同的花卉中採集花蜜。
使用離心機(左邊銀色機台)將蜂蜜散出的製作過程。 (圖片提供:詹勝凱)
將蜂蜜罐裝完成後,詹勝凱會去各個市集擺攤,介紹蜂蜜相關事情、產品給老一輩的人們知道。有時還會有學生、大人去參觀他的養蜂場,而他也很大方地分享自己的經驗。他也參加「青農帶路-食農體驗 幸福實現」、「百大青農」、「履歷產銷達人」等其他活動,並獲得大大小小的獎項。
獲得「青農帶路-食農體驗 幸福實現」獎項(最左邊)。 (圖片提供:詹勝凱)
「創造自有品牌及自有特色,才能在農業市場與其他業者有所區分。」詹勝凱認為有吸引力和容易識別的品牌名稱和標誌,有助於建立品牌辨識度,就像他蜂蜜所自創的品牌「蜜玥蜂坊」。同時,自身的品牌和產品相關故事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情感,分享關於自身品牌背後的故事,包括自己的價值觀、創作過程、理想實踐等,可以從中建立與客人的信任和認可。詹勝凱希望未來盡量以機器代替人力,減少因缺工造成的問題,像是自動化種植和收割設備,例如 : 收割機、播種機等,可以大幅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自動化灌溉系统則可以根據土壤濕度和氣象條件自動調整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需要人工操作的需求。最後,詹勝凱提到自己將會繼續保持對市場趨勢和新技術的關注,不斷創新和改進自身產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