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營養不均 大學生應正視
【記者苗志琪、陳威霖/中正大學報導】
多為外宿的大學生,在三餐大多皆為外食的狀況下,很難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康健雜誌》12月份網路專欄:「上班族營養攝取不均造成抗壓力不足,主因則是外食與用餐時間不正常。」並且在店家菜色多為肉類為主食的情況下,更是無法有良好的飲食選擇。
現在的大學生,在便利性、缺乏烹煮及冷藏器材的考量下,大部分為外食族,並且無法取得均衡營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陳立梅,針對某一技術學院日間部一至三年級,抽出有效樣本669人,發現其研究對象每天有吃三份青菜的比率,總是吃青菜為5.3%,經常吃是15.2%,有時吃是41.8%,很少吃是34.7%,從未吃是3%(陳立梅,2004)<註一>。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三年級吳政翰表示:「因為現在外宿,所以三餐多以便當為主,而便當中主餐多以油炸物、雞排、排骨等為主。」且店家多半以肉類愈多、愈大塊為招攬客人的手段,配菜方面則稍嫌不足。
大學生的飲食,大多無法攝取均衡營養。
記者苗志琪/攝影
以中正大學為例,周邊約有100家販賣餐飲的店家,其中以便當店、麵食類、滷味為多數。除了滷味可以自行選擇青菜之外,其他多是以雞排、豬排等肉類為主菜,甚至只有肉排加上白飯或是炒飯,即可成為一個便當,造成青菜的攝取不足。另外在黃淑貞、姚元青(1999)<註二>的研究中則發現,大學生有時或偶爾吃油炸食物的比率皆高達39%(陳立梅,2004)。在中正大學附近的大吃市、小吃市,皆有販賣油炸食品的攤位。油炸食品較便當來說更為便宜、選擇多樣化,造成大學生有時就以油炸食品當作晚餐或宵夜。台北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鄭雯文說:「一個星期大約吃1~2次的油炸食品。」法制一翁偉珊則強調:「不常特地購買油炸食物,但是如果包含在晚餐的套餐之中,那麼一個禮拜食用的次數還挺頻繁。」
另外因水果須自行購買與處理,並考慮到沒有冰箱可以儲存的問題,選擇飲用方便買到的含糖果汁、果菜汁的大學生人數增加。在蔡淑芳(2004)<註三>的研究中店家所準備的配菜,也與家裡少量備製的菜色,在味道上有些差異,因此降低青少年選擇吃青菜的意願(陳立梅,2004)。
行政院衛生署在2007年喊出「天天5蔬果」的口號,5蔬果並非要求每日一定要吃五種不同種類的蔬果,而是每天一定要吃至少五次的蔬果類食物。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建議,每天喝一杯純果汁代替咖啡或汽水,每日一次以新鮮水果作零嘴,至於一般人喜歡吃的乾燥水果片、葡萄乾、堅果類也已成為糖果的替代品。
外宿的大學生,對於食物的選擇性不多,店家提供的菜色又無法有完整的均衡營養,而大學生又因為儲存的問題,對新鮮水果的攝取不足。但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如何使自己能天天食用五種不同種類蔬果,才是真正要重視的問題。
<註一>陳立梅(2004):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班陳立梅碩士論文《大學均衡飲食課程配合網路輔助學習對大學生飲食認知、行為及品質之影響》。
<註二>黃淑貞、姚元青(1999):陳立梅於2004年的論文中引用黃淑貞、姚元青於1999年的研究,指出屏東縣國小學童每天吃早餐的比率為69%。
<註三>蔡淑芳(2004):陳立梅於2004年的論文中引用蔡淑芳於2004年的研究,指出店家所準備的配菜,也與家裡少量備製的菜色,在味道上有些差異,因此降低青少年選擇吃青菜的意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