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貧民的光輝 重生的聖家堂

2023/11/13 13:35
9,549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鹿草報導】

位於嘉義縣鹿草鄉的聖家園區,除了是原先天主教在當地傳教的據點外,也是社區內相當重要的醫療和兒童教育中心,不過隨著時代推進,聖家醫院逐漸走向沒落,面臨關閉的命運。在荒廢多年之後,如今一群人再次展開修復工作,讓聖家堂以新的面貌出現在民眾眼前。

走進位於嘉義縣西南部的鹿草鄉,最先感受到的,是純樸、悠閒的氛圍。位在鹿草鄉的一角,坐落著一棟看似荒廢已久的建築,近年來正以全新的姿態,重新出現在鹿草民眾眼前,這棟建築,就是自1961年創立的聖家醫院,在它近60年的興衰歷史中,又述說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走進鹿草 與聖家相遇

1961年,匈牙利籍的天主教神父葉由根,與修士晁金名在嘉義鹿草的西井村創建了聖家貧民醫院及育英幼稚園,為地方民眾行醫,對於當時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鹿草來說,是相當珍貴的存在。除了免費看診外,葉由根神父也不斷地捐助接濟當地貧民,形成在地重要的據所。

居民 陳先生:「等於台灣光復以後,大家都很窮,外銷只有糖,台灣外銷只有糖還有米,結果這個天主教,它為了拓展它的教區,就來這裡設了一個叫聖家堂,現在應該還有在, 還叫聖家堂,它裡面有神父、有修女,然後辦幼稚園這三個業務。那個時候它(教會)為了要拓展它的教區,它美國有麵粉和奶粉,這兩個東西(是)一般的老百姓最愛的。它來招,招人家去做禮拜,做完了禮拜就有麵粉拿、有奶粉拿。」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 蕭英偉:「那國民政府時代到日本政府剛走之前,其實這邊就是一個鄉村,鄉村資源就比較少。那葉神父跟晁修士他們當時從中國來到台灣的時候,從朴子一路進來到內陸 ,到比較靠近鹿草這邊的時候,就發現這邊的醫療資源是缺乏的,那醫藥資源缺乏,因為它附近就有朴子跟嘉義,那當然就醫就會到比較大的城市去,那所以他們覺得這邊的需求是,可能需要一個醫院來照顧民眾,所以他們就回去歐洲繼續募款,然後來蓋這個(聖家)醫院。」

環境變遷 聖家遇危機

然而,好景不常,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各個地方都開始廣立大醫院,並調漲醫師薪資,雖然當時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對於資源相較有限的聖家醫院來說,卻代表著需要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聖家醫院的地位也因此走下坡,最後終於在1996年面臨缺少醫生的困境。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 蕭英偉:「在1996年大概是這個園區第一階段 的停滯,就是醫院的休息,當時因為已經沒有醫師人員在這邊,只剩晁修士,那他是藥師,那藥師不能看診,再來就是當時台灣已經有全民健保,然後大醫院也紛紛蓋起來,長庚(醫院))可能陸陸續續要蓋了,所以這邊已經不太需要區域醫院了,它其實醫療功能已經被取代了,那又沒有醫師所以他們當然慢慢就休診,那這是第一階段,那第二階段幼稚園,是大概在十幾年前,因為少子、高齡化的關係,其實孩子也少了,你沒有那麼多孩子,其實教會也沒有辦法支撐這整個園區幼稚園的量,那當然慢慢的就收起來這樣。其實它整個就是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少子、高齡化,跟醫療資源可能不再是這麼缺乏這樣。」

新一代接棒 找回活力

經過多年之後,身為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在因緣際會之下,發現了聖家醫院這個地方,蕭英偉先生毅然決然接下這個重責大任,重新發起聖家園區的修復工作。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 蕭英偉:「當時是因為要承辦一些案子,然後就需要一個場地在鹿草,就輾轉找到了這邊,找到以後它真的就是一片森林,然後那時候一直在想說,到底有沒有可能可以使用這個空間,當然透過我的老師是天主教徒,我們就跟教會聯繫上了,教會也說好、可以,就讓我們進來試試看,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也真的有很多夥伴從台灣各地一起來整理,這兩三年下來 大家一起努力,其實也好像有看到一些成果,就是我們開始有看到一些空間是可以被運用的。陸陸續續的,其實我們也承辦了一些活動在這邊,比方說我們在這邊放過電影,然後在這邊有一些木工課,或者是社區有些民眾,甚至是附近中小學的孩子都可以來這邊一起做勞動服務、做社區服務。」

展望未來 故事未完待續

在蕭英偉先生和許許多多的志工合作努力之下,聖家醫院過去荒涼廢棄的景象,正逐漸轉變,成為鹿草社區舉辦各種活動,居民互相交流的公共空間。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 蕭英偉:「這個園區因為他本來是醫院,所以我們未來它的計畫,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功能是在宅醫療基地,就是它不再會是醫院,那它這裡也不再需要醫院了,所以它需要的其實是照顧更多比方說是在家臥床的長輩,我們要讓我們的工作的夥伴可以進駐在這裡當成是一個中繼的工作站,所以我們初期因為要整理醫院的東西,有一些危險性,所以我們很開始一起來整理的人大部分其實是醫護的人員,所以我們第一次大概有十幾位醫師一起整理,然後還有一些藥師、護理師,那他們其實大概就是我們平常在社區推動這些工作的夥伴,那大家也對這件事情以後往下走下去是有共識的,所以我們就會希望說這個空間整理、修繕好之後,的確可以做為嘉義地區鄉間的一個工作的基地這樣子。」

育英幼稚園校友 張小姐:「這塊園區算荒廢了好久了,因為我常常經過,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如果可以把它整理出來,來使用的話,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我心裡面一直這樣子想,我每次經過就看到就覺得它好可惜。就剛好也是有那個,關愛故鄉協會英偉他發起了這個運動、這個活動,所以我就參與了這個活動,現在覺得說這個園區,它其實是一個很美的一個園區,那如果說他可以把它整理出來,提供給這一些,因為現在鄉下都是長輩比較多,不太有小孩子,所以如果能夠提供成為長照,長照的一個中心、一個活動的地方,讓附近的老人家可以來這邊上上課,然後做一些活動,其實它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 蕭英偉:「我不太能確定這樣的行動會對他(民眾)造成什麼影響,但我會期待每個人走進這裡可以理解一下或者是同理一下,當時神父或是修士他們為什麼要遠渡重洋到這邊來做這些事情,我覺得對人的價值是很重要的,就是說作為一個人,他不論是國籍或是人種,或是宗教,其實這些都超越了,因為我們看到他們,我們找到很多資料,那個貧民門診區裡面,我在猜想超過九成的人都不是天主教徒,神父要救一個人之前也沒有問說你是不是天主教徒,沒有嘛。這是超過種族、超過宗教,超過這一切。它回到一個人最高的價值就是愛,那我其實希望在這個整理行動裡面,大家看到的是這件事情。」

雖然聖家醫院的整頓工作仍在進行中,不過不論是對於聖家醫院這個地方,或是鹿草社區的民眾來說,這塊土地的故事並沒有隨著當時聖家醫院的倒閉而結束,而是透過來自不同地方的合作,一起將這個位於鹿草的故事繼續書寫下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