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歲末之際,坐落於達基力部落(崇德村)的達基力希望教室,有一群孩子持續熱血的在學習文化的腳步,而山林學習也進入期末挑戰階段,邀請共7名青少年,年齡層國小到高中,一起前往太魯閣山區的舊部落,完成兩天一夜挑戰「Laqi Truku!Balay!」,活動中不僅覺察自我優勢、建立團隊合作與溝通,更從各種挑戰中,完成個人在文化學習的里程碑。
花蓮家扶中心透過社區興力計畫,長年在達基力部落蹲點,以兒少為主體、家庭及社區介入為基礎的服務進入第12個年頭,發現兒少在發展階段普遍缺乏自信、認同及歸屬感,尤其在文化身分認同及歸屬的缺乏,除了深受社會結構變遷影響,在地文化經驗的斷裂亦是主因之一,這樣的斷裂經驗其實也讓青少年在離鄉之後,到了都市等陌生的地方就學或就業等,更顯得沒自信及受挫力低,更限縮未來發展,故此次「Laqi Truku!Balay!」獵人挑戰營。
除了與青少年共同討論與決議,也將依個別能力養成設計專屬挑戰任務,例如負重攀爬、自主搭工寮、生火炊食、辨識動物足跡了解其棲息、生活習性等,也將當代生態保育與老人家過去口傳的山林傳統智慧融會貫通,不濫殺、不誤殺、不破壞等,重視自然環境永續的價值,在任務挑戰下山後由家長授證完成證書,共同見證青少年的成功經驗,更是別具意義。
活動更邀請到在地生活的家長許勤擔任職人教練,以族人的身分傳授兒時和長輩、父親承襲的豐厚山林知能與智慧,滾動在地兒少與成人的關係連結。教練許勤同時也是家扶中心受扶家長,因一人照養三名年幼子女,生活經濟壓力已是相當龐大,但也因為這樣的陪伴經驗,盡到身為族人的使命,「我們的孩子自己來教」,將最好的獻給青少年們!實為感動且值得肯定鼓勵。
團體中青少年的學習資歷最長有3年、最短有1年半,今年升上高二的Madaw分享,以前沒有機會去實地走過爸爸說的獵徑與打獵故事,其實無法憑空想像爸爸在山上的勇敢事蹟,覺得這是爸爸那一代的事離自己好遠好遠,一直到自己第一年參加山林活動,因為不熟悉山況常常會有小傷在身上,教練說這些小傷都是祖先給的印記,也讓自己在第二、三年上山的過程,開始小心翼翼也靜心感受當下的環境,習得專注、沉穩的力量,獲得很多寶貴的傳統知識,甚至能整理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家人、朋友聽,自己身為太魯閣族是值得驕傲的!
花蓮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表示,社區興力計畫一直是家扶基金會的核心服務工作之一,活動中青少年與部落族人互為主體的相助相伴,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更增加部落青少年透過身體力行達到文化自信的養成建構自我認同及歸屬,也達到社區整體關注在地兒少需求的重視。」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