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神社」到「射日塔」– 跨時代的時空旅行
【公民記者蔦沐/嘉義報導】
第一代嘉義神社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方位坐北朝南,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及天照大神。建物包含「拜殿」及後方的「本殿」,因白蟻造成結構嚴重受損,加上空間不足等因素,於二戰後被拆除。
第二代嘉義神社則建於1942年,後因日本戰敗,二戰後國民政府將其改為「忠烈祠」使用。然而,1994年一場大火將神社完全燒毀,原址後來改建成大家熟知的「射日塔」,成為嘉義市知名的觀光地標,而射日塔的建築理念則來自平埔族的射日神話。
探究整個嘉義神社的範圍,雖然神社本體已不復存在,但許多神社的附屬建物仍被保留著,包含多座石燈籠、兩對狛犬、齋館及社務所(目前作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使用)、手水舍、參集所、祭器庫等。民眾若有機會到嘉義市,不妨來嘉義公園走一趟時空之旅,探訪日治時代的古蹟建物與遺址,一同見證時代的演變。
↑第一代嘉義神社包含「拜殿」及後方的「本殿」。告示牌後方木樁圍起來的範圍即為拜殿遺址。
↑第一代嘉義神社之「拜殿」當年的模樣。
↑第一代嘉義神社之「本殿」遺址,目前只剩基座被保留下來。
↑圖為第二代嘉義神社當年的模樣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第二代嘉義神社原址目前已改建成「射日塔」,為嘉義知名觀光地標之一。
↑眼前所見的石燈籠均為日治時期所建造,大約有十幾座。
↑石燈籠上刻有建造日期及捐贈者。「氏子中」=「氏子一同」,指參拜相同氏神的人們。
↑新高製糖嘉義工場即為後來的大林糖廠。「新高」的名稱來自台灣的最高峰─玉山,因為比富士山高,玉山當時被明治天皇命名為「新高山」。
↑狛犬分兩種,閉口的為「吽形狛犬」開口的為「阿形狛犬」,狛犬身上都有許多像雲朵的圖騰,氣勢十足。
↑齋館及社務所建於昭和十八年(1943年),現在作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使用。
↑水手社及參集所位於齋館正對面,保留還算完整。圖為水手社的範圍,為獨立的四柱庭建築。
↑水手社中央有八角形溢水槽,提供參拜者洗手和漱口之用,以達到淨身淨心的效果。
↑祭器庫位於齋館往上的斜坡上,結構完整,不過內部目前沒有開放參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