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防治 醫師呼籲「定期回診」最重要

文字-A A +A

文化一周、華岡融媒體記者/陳筠蓁 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台灣國人牙周病罹患率高達八成,因為牙周病前期症狀容易被忽略,所以許多民眾會延後就醫,錯過治療黃金期。國軍高雄總醫院牙周病科主任張思潔表示,如到後期才發現有可能累積牙結石,造成牙菌斑更不好清潔或是導致牙齒脫落,所以要落實飯後刷牙及半年一次定期回診。

 

國軍高雄總醫院牙周病科主任張思潔 (圖/張思潔主任提供)

 

張思潔表示,罹患牙周病主要原因是細菌引起,細菌在口腔內會形成生物膜,就是牙菌斑,累積比較長的時間沒有清潔掉,就會發生菌落不斷的改變,出現對牙周病有害的致病菌,就會引起一些身體的發炎反應,初期會有牙齦紅腫發炎,刷牙會流血的狀況出現,中後期會破壞一些牙周組織,比方說裡面的齒槽骨會隨著骨頭慢慢流失,牙齒會開始出現一些搖動的狀況,伴隨口臭或全身系統性疾病,源頭都是細菌引起的。

 

另外,張思潔也提到牙周病與體質也有關係,以過敏來說,同樣的環境,灰塵量有多有少,如果體質是比較容易過敏,對一些過敏原反應會比較激烈,對其他人則還好。對牙周病菌,有些人對少量的牙菌斑,身體的發炎反應就很嚴重,出現牙周病的病程,也會比其他人嚴重。

 

牙周病的治療過程,會區分是單純發炎還是牙周病,如果只是發炎的階段,洗完牙回去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只要飯後刷牙及用牙線清潔就比較不會再發生,但如果已經進入牙周病的狀況,就需要大約兩到三個月的治療療程。早期的治療方式比較繁瑣,現在政府有提供牙周病統合照護治療,有給付大部分的治療項目。發現有牙周病問題的話可以到有牙周病專科醫師的院所,會幫患者規劃一系列的療程,比較嚴重的話治療期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非手術性的,第二階段需看個人需求,可能要做一些門診手術,在門診打局部麻醉就可以處理,第三階段是大家都會忽略的,就是定期回診,張思潔表示,因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病,所以完整的治療是要把定期回診視為療程的環節,沒有定期回診是有機會復發。

 

另外,張思潔表示,牙周病嚴重,糖尿病可能也會一起嚴重,所以要一起控制成效比較好,但是糖尿病的進程有判定範圍,血糖偏高但還沒到糖尿病,本身血糖高會引起一些末梢的發炎反應會比較嚴重,牙周病也是末梢身體組質,會導致傷口不容易癒合。

張思潔呼籲餐後刷牙及定期回診檢查(圖/陳筠蓁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747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牙周病防治 醫師呼籲「定期回診」最重要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