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米」出發 後壁米廠再深耕
【記者 柯蓉蓉/臺南後壁報導】
現今臺南後壁菁寮唯一一家米廠成立已近百年,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與在地共榮共存,至今屹立不搖,是一永續農業的發展典範。米廠成立契作區域輔導稻農,推動友善耕作,打造高品質稻米,如今更利用「米」的優勢深耕在地頂長社區,帶動觀光發展。
後壁米廠的歷史
創設於1926年(日治昭和年間),在米店遍布街頭巷尾的時代,這家米廠為居民加工及販售散裝米。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的1960年代,米廠面臨挑戰,轉型為中大型機械化碾米廠,當時的老闆娘張沈勸靠著養豬、種田,甚至接下代工,支撐著家庭和米廠度過這段投入大量資金的艱苦時期。
2002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地農產品遭受威脅,米廠積極配合農糧署政策,確保稻米的品質,隨後成立產銷專業區,配合農業試驗所及改良場,輔導稻農調整耕種模式。2006年,米廠推動鴨稻共生,打造友善耕作環境。而今米廠出產的臺南16號米,更連續兩年獲得農糧署精饌米獎的銀質獎肯定。
後壁菁寮的大片稻田正值孕穗期,一旁正好有高鐵呼嘯而過,呈現科技與農村共存的時代變遷之景。【記者 柯蓉蓉/攝影】
米廠與農民關係密切 互相扶持
位於後壁菁寮的米廠,經過將近一百年的經營,如今已有第五代加入。最困難的時期,米廠因收購米將資金用盡,但田中稻穀尚未收割完畢,農民以自身名義向銀行擔保,米廠才借得資金買下這些未採收稻穀,化解危機。米廠對稻農來說極為重要,如果稻穀未被米廠收購,之後只能賤價售出,呈現米廠與農民緊密相連的關係。如今菁寮稻米產業步上軌道,米廠從社會企業的角度出發,成為社區背後的支撐者,現任米廠公關經理兼頂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美雪說:「從阿公那一代就在這裡擔任村長,米廠本來就有照顧社區的心。」
頂長社區的長短樹公園中擺放著米廠產品作為裝飾,可見米廠與社區的緊密連結。【記者 柯蓉蓉/攝影】
逐步轉型 輔導稻農耕作
在頂長社區深耕多年,起初風雨飄搖的小碾米廠歷經局勢改變與工廠轉型,逐步輔導稻農耕種,堅持產出高品質稻米,如今已成為當地唯一大型米廠,張美雪說:「媽媽的身教是別人對我們好,我們要對人家更好。」目前採用鴨稻共生耕作方式的友善耕作班班長殷隆泰表示,米廠會提供有機肥料、病蟲害防治與技術輔導,家中吃的飯都是米廠出產的。另一位契作區新住民稻農王茹表示,與米廠已經合作十五年了,目前種植的時序都依照其安排。米廠回饋鄉里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確保農民經濟收入與稻作品質後,進而協助在地發展,著手推動社區營造計畫。
米廠公關經理兼任頂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美雪設計農村小旅行,帶領遊客體驗稻田生活。【圖片來源 臺南市頂長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建立合鴨藝術園地 倡導食農教育
與農民建立良好關係外,米廠支持著頂長社區發展。由米廠品牌帶動地方知名度,張美雪推動建立合鴨藝術園地作為場域,讓民眾體驗實際腳踩稻田的感覺,藉此倡導食農教育,帶領遊客享受農家生活。張美雪說:「有今天的米廠都是社區和農民給的,而幫助社區是最便宜的行銷。」米廠抱持著感恩的心為社區環境發展而努力,其品牌建立在地生活化與人文厚度的意象,成為永續農業的典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