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黃底黑字導航 側觀嘉義進香文化

2023/10/09 10:16
10,26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簡誌諒/嘉義市報導】

「行百里,心香路」,嘉義天后宮於10月7日晚間七點懿駕啟程,隊伍橫跨嘉義與台南十餘鄉鎮,全程步行超過150公里,最後於10月10日回鑾安座。在這百里長程中,指引著信眾及廟方人員前路方向的黃底黑字公告,即是俗稱的進香香條。

廟會活動大不同 解答寫在香條上

臺灣傳統文化活動中,以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繞境最為出名,除了繞境以外,依性質可再簡略分為進香、參香、會香。進香與參香可以被視為一體,皆為進到廟宇中進行祭拜,此次嘉義天后宮的「徒步復駕故居三崁天后宮行視巡安」便是屬於「進香」,而「會香」代表的是來自不同地區的信眾,相約於指定廟宇進行祭拜。

照片

嘉義天后宮2023年行百里心香路路關表。【記者 簡誌諒/擷取自嘉義天后宮臉書粉絲專頁】

台北天旨保安宮宮主侯永興表示,每一間宮廟會依照廟宇的歷史、主祀神、規模大小等,而有不同的進香活動安排。以嘉義天后宮為例,便有每年例行、三年例行與十二年例行的區分。因此,當到了宮廟的例行進香時日,宮廟開始前期準備,而香條在宮廟請示玉皇大帝並得到許可後,交由書法老師撰寫香條原稿並製版後複印張貼於各路關間的顯眼處,原稿則保存於懿駕宮廟中。香條的功用在於告示,通知當地信徒,為進香活動揭開序幕。

照片

進香活動隊伍,右一廟方人員手持黑令旗。【圖片來源 台北天旨保安宮委員  詹喆勝/提供】

 

解析進香香條 筆畫傳統韻味

「香條是香路指示榜條,為指路所用,香條本身不具備符籙的作用」,嘉義天后宮董事李貫宇提到。針對香條撰寫的演變,因現今宮廟為求方便多使用印刷的方式,為此李貫宇表示,使用傳統毛筆書寫,除了由書法老師撰寫富有美感的毛筆字,也是透過蘸墨後在香條上的勾勒,從一筆一畫中讓神明、廟方和信眾感受到有溫度的字。

一張完整的香條,必須寫出宮廟、主祀神、時間、地點、做何事等內容,再由廟方人員進行紅圈標記,其中「紅圈標記」是中國傳統讀書法,因古時候尚未發明新式標點符號,因而使用圈、點、評、識的讀書法,用以標示句讀。另外,當香條直貼時,代表無論如何隊伍都會停駕做參拜;當香條斜貼時,代表隊伍會路過此處,同時也有指引方向的作用。最後,香條必須等到進香隊伍的最後一尊神明經過才能撕去,代表著活動已經結束。

照片

嘉義天后宮進香香條貼於行進路線上,斜貼表示當天僅是路過此處。【記者 簡誌諒/攝影】

 

看熱鬧也看門道 進香隊伍元素

一個正向的宗教是兼容並蓄,進香活動是普羅大眾皆能參與其中的傳統文化。對於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李貫宇針對看熱鬧,給出了初次參與或對傳統廟會文化不熟悉的民眾一些建議。李貫宇表示:「可以參加起駕或回鑾,這是所有進香活動中節目最多的時候」,每一間廟宇都有自己著重的面向,嘉義天后宮更專注於進香的「過程」,在進香的隊伍中,試著尋找香案、大鼓、大旗、馬頭鑼、令旗、神輿,這些是組成一個進香隊伍最基本的元素,缺一不可。

照片

進香活動燃放鞭炮與負責馬頭鑼的廟方人員。【圖片來源 台北天旨保安宮委員  詹喆勝/提供】

 

薪火相傳 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

「默善行持,言默盡行」是嘉義天后宮的核心理念,希望用新時代的思維,闡述過去生硬的觀念。因為這些不同的傳統元素,在與來往廟宇的信眾的互動中,共築了文化,讓一切產生意義。進香香條只是眾多廟宇傳統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傳統宮廟中也有交趾陶、建築、雕刻與歌仔戲等,李貫宇說:「當我們用心去找出廟宇的文化脈絡,再去看傳統文化才會有不同層次的看法。」嘉義天后宮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之內,讓富有美感的文字繼續傳承下去,盡量恢復香條原本的樣子。傳承不是壓力,但如果能讓好的事情不斷被記得、被運用,才是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薪火相傳。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